在嘈杂中找回自我
外部世界总是充满诱惑的,各种各样诱人的信息,时刻占据着我们为数不多的时间。稍不留神,就会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渐渐地,也便失去了自我。
我们总是被互联网的各种热潮所牵引,变成脑袋空空,只能追随的人。
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最近这段日子,我总在不断的思考着我的未来,回望着我的过去,期望从这些思考中,能够厘清方向,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不停地想,不停地想,脑袋始终浑浊,虽然想得不是很清晰,但是终归还是有了一些模糊的思路。
首先,为了让自己的这些想法能够真正的去施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习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控制浏览网络信息的时间。
仔细的去盘算一下自己的时间花费,会发现在互联网冲浪这方面,每一天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消耗的这部分时间,大多是为了满足感观的刺激,并没有太多的营销,也不会产生长久的益处。所以,要尽可能的减少这方面的时间花费。
关注每一刻的自己,让自己时刻感知真实的生活,比关注一些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要好得多。
感知真实的自己,就需要做一些让自己获得存在感的事。
这其中,做各种各样的输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去输入。就像一个瓶子,你不停的往里灌东西,总有一天它会爆掉。有输入,并且有输出,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辞职后的这些日子,因为基本上日常产生交流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独处。独处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逐渐缺乏交流的能力。最差的情况,可能还会变成一个失语者。
要打破独处时交流少的问题,一个很好的办法,我觉得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输出。不管是文字也好,音频也好,还是说发一些视频。有发声,总比自己一整天闷头啥都不做强。
今天看过一个UP主的视频,里面说的一句话特别的经典:干就完事儿。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粗暴,但是却非常有道理。或许,有的时候,你真的不必想太多,先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摸索,慢慢找规律,总比啥事儿都不干要好一些。
人生本没有答案,答案在每日的点滴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