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考心得和一些个人经验
距离2020年的主观题时间公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天,从刚看到通过的惊喜到现在的平静,趁还有些热乎的记忆记录一下这次考试的心得和个人好的坏的经验,供有缘人参考且仅供参考,是否参加这场考试和能否通过依靠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哈。我是非法本,工作了七八年想转行,2019年在职通过了客观题,主观题差了四五分(已经忘记了具体差几分),2020年全面脱产复习大概用了三个月时间(2020年8月28到2020年11月27),我的主客观成绩都是低分过线,这成绩还是有点不太好意思,考前状态就是认为自己肯定能过,考试中难到想掉眼泪硬憋回去了,考完后一直在做没过的心理建设,这种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就像今年广东的天气。

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这个证?法本的学生这个算是入门考吧,连这个证都没有拿到的话,个人猜测是完全不想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了或者学历太牛叉?!;非法本的,我个人考这个证是想转行,转行实在没有成功也当培养点法律意识。根据上周搜招聘职位及相关的帖子的总结,非法本拿到资格证是成为律师道路上最简单的一道关卡,以后能当上律师的难度自行想象吧;还有考公检法的非行政岗位基本上都要求法学或法律专业,非法本这条道就走不了;法务的工作没有怎么搜,个人感官非法本仅有这个证就能去做法务的话会怯场;法考培训的老师说还可以去做公证员,搜了下那职位真是少得可怜~~~~
对法考的认识是否清晰?非法本的可以瞅下,八个科目,客观题考试范围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三国、商经、理论;主观题考试范围少了三国一科。大容量科目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其他五个科目的内容容量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按培训机构(瑞达法考)的课时来看,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的精讲课程平均有超过80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其他科目的平均课时30个课时左右,每个课时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大概的观感),综上精讲课时有390个课时<(3*80+5*30)*1.5h>,总时长大约有585小时,如果是在职,平均每天全心投入3个小时,第一轮精讲就光听课得195天完成,不算做习题和复盘的时间。培训机构的课程至少有三轮,每一轮都比上一轮的课时少些,但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第一轮时间的倍数了。再综上,基本就是365天全年平均每天3个小时的全心全情投入,通过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看下花费时间还蛮能直观感受这个考试的难度级别,so决心和计划及执行很重要很重要!!!
听谁的课程和是否报班&买啥书?选培训机构主要选老师,在行业里面待得久的老师都不会差,禁忌是这个老师的看看那个老师的看看,每个老师的风格差别很大,换来换去,没有系统得学进去,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收效甚微。还有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免费的,只是更新会慢些,反正也没有那么大把的时间把所有的课程都听完,反复听精讲(即第一轮的)和习题讲解,只要用心思考和复盘了,我觉得问题不大,不要贪多。个人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报班(自觉性差+有钱当然购购购没有问题),但是配套习题建议买正版,光听课不做题相当于过耳朵不打算过考试;有些人喜欢做啥都得道具全齐了才开始行动,我倾向于先行动再看看具体需要补上什么道具,所以买的教材也是根据个人复习进度来购买,买全套压力好大,看着那么厚一本本的书摆那里让人很容易焦虑,我现在翻翻当时看完的书自己都难以置信,竟然从头到尾都翻完做了笔记。(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你不去看看这树是否好砍哪里知道这刀要磨到哪种程度呢?)



2019主观题考试我买冲刺的教材是知道复习时间不够且明白自己这水平估计很悬,想投机取巧看看这些老师的押题内容了,投机取巧要不得啊,所以2019没有通过考试也是自己活该。2020年因为又要重新开始复习知识点,捋了一下自己的薄弱科目就买了几本主观题的精讲教材。如果买了客观题精讲,个人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买主观题精讲。因为主客观考试的知识点基本上一致,只是考试方式不同和侧重点不同,拿客观题精讲书听主观题的课程问题不大,自己标注一下主观题重点就行。(看个人的想法哈,有钱都买买买完全okay!)
复习战线长,如何抵抗懈怠?先做大致计划再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再做细致的计划。因为我是完全小白的状态,对于到底这个计划能否执行完和执行效果怎么样是丁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所以每开始一个课程我都会做一周的计划,一周的计划比较灵活些,执行下来也没有那么困难,对自己也有督促作用。换着花样让自己不觉得枯燥,听课听累就做做题,做题做累了就画画思维导图,再就是去裁判文书网上看几个真实的判例。再不行就放纵自己几天,复习到恶心的地步继续搞下去得不偿失,我在最后很紧张的一个月放纵自己看了两三天小说,发现后来的复习效率提高了不少。

内容繁杂如何应对?只能说重复重复重复+理解。网上的培训课程分好多轮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自己的总结转输出过程就是理解。我目前的记忆水平就是半个钟能记住陋室铭(这还是在有儿时印象的情况下),也不指望有什么记忆诀窍和突然的顿悟,只能内容上反复的重复和理解了。每天听完课程画下思维导图+做题巩固(这点我没有做到,心急)。好像精讲的教材老师会有思维导图,不过自己动手画下印象更深刻,也能知道自己到底哪里没有搞明白,听懂到自己能转化出来的过程并不是很简单的哦,正视它!!!

客观题做题刷真题更加有参考价值+最新的讲解,年年法条司法解释等都会有变动,不是最新的讲解看了听了白搭还容易造成混淆。有自己的错题本,建议做电子档的(纸质可以通过软件转电子档),对错题错的知识点要反复理解及对该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面覆盖得理解和记忆。如果你有更好得方法记住知识点那就用起来吧!
个人觉得主观题一道题目反复地练习比做很多题更有效果(前提是同一科目中的主要题型都覆盖到了),反复地练习是将自己思路反复地整理的过程,对照着采分点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答题思路,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迅速地输出,考场上的时间是真的真的超级紧张,我在家有掐着点做过几套题,但是没有很正视这个训练,在考场上发现做不完的时候真急得眼泪要掉,别看四个小时考试,每道题都是快上千字的答题内容,想做完就只能做到一道题未加思索就把答案往上面搁,做到这种就只能靠平时的反复练习达到考场上考点迅速识别迅速输出答案。另还要强调一点的就是翻法条的能力,广州这边以后估计都不会配纸质版法条,今年配电子版本且不能搜索不能复制粘贴(考场上在紧张的情况下我试了一下复制粘贴不管用,也有可能是我快捷键用错了),是真的会考到并用到法条,记肯定是记不住,但是你知道大概在哪里就比较容易捞到答案。培训机构教材的基础就是这些法条,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翻翻有好处,这点我就没有做到,导致考试过程中翻法条盲目紧张到手抖。
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道理浅显但知行合一才是生活的本真,懂很多的道理却过不好一生这句话只会让人消极懒怠不行动,不想行动就想着天下掉馅饼,即使真掉那不得你去捡起来的!!!一切的听来的个人经验都是需要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结合自身的情况,带上脑袋去思考去行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