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一种无力感
归程的列车上,如在失眠的夜晚。
塞着耳机,迷迷糊糊中,听着几首椎名林檎和陈奕迅的歌,日语和粤语都不大懂,只是听着可爱的女声穿插着成熟真诚的男声,起起落落间,不时心动。
醒着的时候,翻翻随身带的书。不适合单独阅读的文学史教材,容易让人溜神,虽曾翻过,却已大半没了印象,只得看看略有印象的部分,权且打发时间。
告别中学的生活再看鲁迅,难免同情。中学的语文教育可谓焚琴煮鹤,煮飞了新生命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更焚毁了已亡人鲜活的血肉。鲁迅的寿衣罩上金箔铠甲,棺木上刻着圣贤至尊,垫在语文教育的大熔炉下燃起熊熊烈火,如此的讽刺却又十足的悲哀。鲁迅是毫无疑问的火种,只是火种已经失去生命,纵火犯既可以用它焚烧希望,却又可以在适时的时候转移罪行,毫不留情地釜底抽薪,摇身一变地成了救火英雄。
当鲁迅被抬升到高于了一个人的高度,人性便遭到了谋杀。
坐在返乡归京的列车上,看这本容易走神的书,成年的闰土和散乱的人影交叠在一起,绍兴乌篷船的后梢,划楫敲破湖面,荡出层层的波纹,和着车轨上节奏平稳的撞击声。渐渐地听清了耳边粤语的歌词: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
中间隔著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
只有怀念
不懂
怎去再聊天
像我 在往日还未抽烟
不知你怎麼变迁
似等了一百年 忽尔明白
即使再见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见
……………………………………我受不了抒情的分线………………………………………………
本来删掉一段,但是实在不喜欢这样结尾,所以决定补上,换换气氛,林夕大姐真厉害,忒会煽情了,差点被暗算。
看过张爱玲的真实,难免会对冰心的善良与甜美不痛不痒。阅读是私人又单向的事,作为读者,从隔着作品还在担心自己的胸针是不是歪掉的作者身上,是感受不到投入与真诚的,勿论亲切或共情。无意也没有资格进一步揣测她人的伪善与否,只是个人认为,软弱的善与美只能飘荡于梦想的浪漫天国,没有真与痛的砥砺,只显得越发的虚妄和飘渺。曾和朋友聊天,刻薄地说冰心果然是,且只能是《寄小读者》的不二人选。如今想想未免有些过分,本是道不同,何必浪费唇舌予她不敬呢。可狂言已出,只得暗下决心,定要找来她的作品再多些了解,确认狂言不是妄言才是。
塞着耳机,迷迷糊糊中,听着几首椎名林檎和陈奕迅的歌,日语和粤语都不大懂,只是听着可爱的女声穿插着成熟真诚的男声,起起落落间,不时心动。
醒着的时候,翻翻随身带的书。不适合单独阅读的文学史教材,容易让人溜神,虽曾翻过,却已大半没了印象,只得看看略有印象的部分,权且打发时间。
告别中学的生活再看鲁迅,难免同情。中学的语文教育可谓焚琴煮鹤,煮飞了新生命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更焚毁了已亡人鲜活的血肉。鲁迅的寿衣罩上金箔铠甲,棺木上刻着圣贤至尊,垫在语文教育的大熔炉下燃起熊熊烈火,如此的讽刺却又十足的悲哀。鲁迅是毫无疑问的火种,只是火种已经失去生命,纵火犯既可以用它焚烧希望,却又可以在适时的时候转移罪行,毫不留情地釜底抽薪,摇身一变地成了救火英雄。
当鲁迅被抬升到高于了一个人的高度,人性便遭到了谋杀。
坐在返乡归京的列车上,看这本容易走神的书,成年的闰土和散乱的人影交叠在一起,绍兴乌篷船的后梢,划楫敲破湖面,荡出层层的波纹,和着车轨上节奏平稳的撞击声。渐渐地听清了耳边粤语的歌词: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
中间隔著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
只有怀念
不懂
怎去再聊天
像我 在往日还未抽烟
不知你怎麼变迁
似等了一百年 忽尔明白
即使再见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见
![]() |
《野草》 吴冠中 |
……………………………………我受不了抒情的分线………………………………………………
本来删掉一段,但是实在不喜欢这样结尾,所以决定补上,换换气氛,林夕大姐真厉害,忒会煽情了,差点被暗算。
看过张爱玲的真实,难免会对冰心的善良与甜美不痛不痒。阅读是私人又单向的事,作为读者,从隔着作品还在担心自己的胸针是不是歪掉的作者身上,是感受不到投入与真诚的,勿论亲切或共情。无意也没有资格进一步揣测她人的伪善与否,只是个人认为,软弱的善与美只能飘荡于梦想的浪漫天国,没有真与痛的砥砺,只显得越发的虚妄和飘渺。曾和朋友聊天,刻薄地说冰心果然是,且只能是《寄小读者》的不二人选。如今想想未免有些过分,本是道不同,何必浪费唇舌予她不敬呢。可狂言已出,只得暗下决心,定要找来她的作品再多些了解,确认狂言不是妄言才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