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的乡村民宿丨青山筑境:乡村文旅建筑设计

文化强国,乡村振兴。我们看到无数乡村葳蕤茂盛,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一边自信满满地发展,一边再次容光焕发,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发达。此情此景,乡村旅游也在井喷,老屋民居被历史雕刻,为时代照亮,让巨变唤醒沉睡的价值,开启改造、设计与重生之路。
与此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综艺节目主场、电视电影拍摄,选在美丽乡村,定格村落农家现代、时尚与传统兼具的民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新旧更替之际,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何崴、孟娇老师编著的新书《青山筑境:乡村文旅建筑设计》(以下简称“本书”),正是对一个阶段以来乡村文旅建筑及民宿设计的集中梳理总结。


书聚焦乡村文旅建筑设计,不同于城市和工业建筑,直接返回乡村,回归传统民居改造设计,升华热门的旅游民宿,站在经济与产业层面,提供了乡村经济发展关于民宿设计的有益参考。本书关键词:乡村、文旅、建筑设计。
说白了,就是从民宿设计,延伸到酒店、餐厅、酒吧、学堂、乡村书店、服务中心及游客中心等,涵盖类型全,涉及业态广,但都不脱离乡村两类建筑:(1)民宿酒店及餐饮空间(2)文化及服务空间
/01
当前民宿设计主题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内与外、新与旧的对话交融


本书案例21个,新鲜有活力,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及南方,北方乡村文旅建筑设计案例了了,不足四分之一。
在民居民宿囊括上,没有北方黄土窑洞、地坑院等类型,典型度和代表性,似有提升空间。当然,这是客观原因决定的。
一方面,南方民宿先发制人,发展迅猛,数量、品质远超北方,值得北方学习。另一方面,北方发展相较滞后,也与自然、经济等大环境有关。
岔里·窑遥小院要看到新近两年,北方正涌现越来越多的民宿,设计水平、建筑品质慢慢追赶上来,例如2020年11月底,三门峡岔里·窑遥小院改造竣工,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黄土窑洞改造民宿的设计案例,集传统现代于一炉,保留窑洞民居的文脉,又创新融入四水归堂的中国合院规制。纵览本书案例,民宿改造的共同之处:
作为建筑物、传统民居和满足体验需要等的复杂性、矛盾性,它们既要为文旅为游客服务,还要保护延续文脉,不能脱离乡村生活语境。因此,难免在设计改造中需要面对、解决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内与外、新与旧碰撞融合的问题。


三门峡岔里·窑遥小院的一大亮点,正是基于上述的突破,将古村宝贵的温泉资源纳入民宿,结合游客感受,考虑其需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设计,这在原来古村民居里是很少的。
所以,在面对设计对象时,设计师需要权衡很多,怎样平衡,怎样取舍,采用什么手法和风格,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书作者何崴老师在前言提到: 是依序地域传统风格,简单的“修旧如旧”,还是体现现代设计的当代性、建筑师的个人风格,形成视觉张力,新旧共生······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判断。


本书案例直面问题,每一个设计改造,无不涌动着鲜明对比,如婺源留耕堂的修复,作为古徽州近千平米的百年老宅,它采用传统砖木瓦,属于典型徽州民居,门口还有一棵1600年的大樟树。
婺源留耕堂 方立明在如此强烈浓郁的传统民居场域,设计师恰当而适时地放进全透明落地玻璃、现代卫生间和咖啡厅等新元素,终于在改造后,很好地延续老屋悠久的繁荣,重新焕发了活力。
/02
保留夯土墙、木结构等材料作为文化符号,延续传统文脉根与魂


要理解中国,首先要理解乡村。就建筑而言,主要是民居。
中国土建源远流长,大多数传统民居、百年老屋,保持着夯土墙、木结构、青砖黛瓦的格局构成。北方黄土窑洞自不必说,属于独具特色的生土民居建筑。
三门峡岔里村的窑洞民居,便是如此,上百年历史的古村,随着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很多窑洞逐渐荒弃,呈现破败萧索的面貌。窑洞民宿重新对它们进行改造,唤醒古老乡村的记忆,激活历史文化的财富,召回并留住远方游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必要对其重新设计改造。
岔里古村窑洞改造,除了设计名家孙华锋老师加入,负责主创设计,还很荣幸邀请到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的白云天老师: 白云天,明古长城修复技术总顾问,对历史土遗址的修复、加固和复原有着极深造诣,经他手复活的古长城、城墙很多,取得历史、文化、艺术与经济多方价值,效果显著。




白云天窑洞民宿原汁原味保留和复活历史风貌,在朴之原白云天老师来到后,也得到了完美呈现,不但三孔老窑洞恢复斑驳沧桑的肌理风貌,而且摇摇欲坠的老土墙得到修缮加固,实现防水抗渗,追求经久耐用。而新建部分及围墙,创新采用朴之原现代夯土墙,最大化体现业主和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以与窑洞呼应,既保护文脉,又令整体氛围保持统一。
当然,除了北方黄土窑洞,江浙川黔的夯土墙房子,闽粤的土楼也是地域特色浓郁的民居建筑。本书分享多个夯土民宿,如浙江金华梁家山村的清啸山居,作为典型的木结构夯土建筑,回收再利用拆除的老土墙,重新夯筑,以民宿传承山村记忆。





凌子重庆虎峰山·寺下山隐,则是隐于林海的多功能民宿空间,致敬残破的夯土老房围合的三合院,激活并使之新生,传承了西南地区特有的山地文脉与肌理。
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苏圣亮还有杭州桐庐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由老宅改造成理想居住及阅读空间,占地230㎡双层建筑,集纳民宿、书店和阅览室,怎样保证空间私密性、开放性与连续性,怎样结合老土墙与新建夯土墙,成为一个大的挑战,但最终仍然达成村民日常和情感的凝聚,激活村落脉搏,也点亮新的生活理想。



金伟琦乡村夯土之外,还有石头。中原地区三门峡岔里·窑遥小院,是窑洞夯土墙语言与现代空间艺术的范例。而山东威海的王家疃柿园民宿,则很好地运用山石作建筑主材,成为北方乡野与人文气息结合的典范。


周梦福建三明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之杨家学堂,结合砖石木,用书吧传递古村历史文化。西河粮油博物馆村民活动中心 金伟琦信阳新县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改造与升级,同样落后闭塞,空巢情况严重,通过改造废旧粮库和空间升级,重新激活贫困乡村的产业升级。



/03
突破窠臼,传统与现代碰撞全新打造传统乡村地域的现代化民宿

乡村文旅建筑民宿的改造设计,一面是继承传统,另一面则全力推动现代化创新。岔里·窑遥小院是传统与现代建造的结合,本书既有众多类似案例,同时,仍有相当吸睛的全新设计建造,突破乡村,突破文化,大胆采用现代手法、材料,筑造与现代建筑接轨的民宿,塑造出崭新空间。

如浙江湖州莫干山的窗之家民宿,从民宿大本营莫干山的集群中脱颖而出,是建筑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当建筑师与传统乡建保持距离,避免田园牧歌的想象,回到都市人逃离后的寄托,回到某一原点——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最普通也最本质的构件:窗户,恰是症结所在。

最终通过30多个不同的窗:竹之窗、画卷之窗、推拉之窗、天空之窗,结合内外风景与生活,诞生了回归简单逻辑的方盒子。说是一次实验也好,但它总归靓丽矗立在优美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一个稍事歇息之地。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来野莫干山民宿,拆除原旧民宿,让房子像树一样自由生长,重新充满生命力地构造一个新的现代建筑,通过体块穿插,空间变成多种可能,同时实现跟自然最大化的接触、对话。

来野莫干山民宿的内外立面,细腻乳白和水泥灰质感,十分令人舒服。



还有黄山山语民宿,直接在老旧的现代景区酒店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对建筑与空间边界重新塑造,一层作为民宿最重要的公共区域,承载入住接待、用餐、交流及后勤,二三层是客房,顶楼还有多功能厅、复式卧室和独立露台,13个客房涵盖不同房型。

山语民宿,很好体现了围绕设计宗旨,塑造人与人得以交流的空间氛围,尊重承扬地域文化,避免整齐划一的元素拼贴,而有机融合、塑造亲切的交流氛围,并涵盖美食制作、器物收藏等多个细节,在乡村民宿酒店改造上做出正向的积极探索。


创新民宿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惊喜,还有木屋酒店,因地制宜,极尽简单,降低成本,成为以旅游项目振兴贫困山村的案例典范。


积木酒店,由毛坯民居改造而成的乡村亲子酒店,创造了一种介于酒店和幼儿园的独特场景。

河南信阳神山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全新模数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则超出单纯民宿概念,成为一座集合餐饮、住宿、采摘、养殖、游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乡村历史、文化、风物不同,所在地的建筑即相异。本书贵在全面真实地分享和揭示它们的设计改造及规律,让大众眼前一亮,原来乡村这么好玩,勾起兴趣,迫不及待想去体验,也激发建筑家、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灵感和创造力,多元融合,转益多师,设计出更优秀、有趣的民宿建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中,会绽放更加诗意的民宿之花,也衷心希望北方和中西部地区的民宿改造设计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游客欢迎、大众青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成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标杆和带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突破窠臼,传统与现代碰撞全新打造传统乡村地域的现代化民宿 乡村文旅建筑民宿的改造设计,一面是继承传统,另一面则全力推动现代化创新。岔里·窑遥小院是传统与现代建造的结合,本书既有众多类似案例,同时,仍有相当吸睛的全新设计建造,突破乡村,突破文化,大胆采用现代手法、材料,筑造与现代建筑接轨的民宿,塑造出崭新空间。窗之家民宿 吴清山如浙江湖州莫干山的窗之家民宿,从民宿大本营莫干山的集群中脱颖而出,是建筑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当建筑师与传统乡建保持距离,避免田园牧歌的想象,回到都市人逃离后的寄托,回到某一原点——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最普通也最本质的构件:窗户,恰是症结所在。最终通过30多个不同的窗:竹之窗、画卷之窗、推拉之窗、天空之窗,结合内外风景与生活,诞生了回归简单逻辑的方盒子。说是一次实验也好,但它总归靓丽矗立在优美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一个稍事歇息之地。来野莫干山民宿 叶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来野莫干山民宿,拆除原旧民宿,让房子像树一样自由生长,重新充满生命力地构造一个新的现代建筑,通过体块穿插,空间变成多种可能,同时实现跟自然最大化的接触、对话。来野莫干山民宿的内外立面,细腻乳白和水泥灰质感,十分令人舒服。此外,很多细节设计极其到位,如楼梯间圆形白色装置,综合艺术性与现代性、趣味生活与热爱艺术的理念,既神秘又惊喜;卧室设计暗藏生命意象,山洞、鸟巢、森林,仿佛置身野外,享受无尽的野趣。山语民宿 Wen Studio还有黄山山语民宿,直接在老旧的现代景区酒店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对建筑与空间边界重新塑造,一层作为民宿最重要的公共区域,承载入住接待、用餐、交流及后勤,二三层是客房,顶楼还有多功能厅、复式卧室和独立露台,13个客房涵盖不同房型。山语民宿,很好体现了围绕设计宗旨,塑造人与人得以交流的空间氛围,尊重承扬地域文化,避免整齐划一的元素拼贴,而有机融合、塑造亲切的交流氛围,并涵盖美食制作、器物收藏等多个细节,在乡村民宿酒店改造上做出正向的积极探索。木屋酒店 Laurian Ghinitoiu创新民宿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惊喜,还有木屋酒店,因地制宜,极尽简单,降低成本,成为以旅游项目振兴贫困山村的案例典范。积木酒店 张超、刘景媛、田阳积木酒店,由毛坯民居改造而成的乡村亲子酒店,创造了一种介于酒店和幼儿园的独特场景。信阳神山岭综合服务中心 方立明河南信阳神山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全新模数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则超出单纯民宿概念,成为一座集合餐饮、住宿、采摘、养殖、游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乡村历史、文化、风物不同,所在地的建筑即相异。本书贵在全面真实地分享和揭示它们的设计改造及规律,让大众眼前一亮,原来乡村这么好玩,勾起兴趣,迫不及待想去体验,也激发建筑家、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灵感和创造力,多元融合,转益多师,设计出更优秀、有趣的民宿建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中,会绽放更加诗意的民宿之花,也衷心希望北方和中西部地区的民宿改造设计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游客欢迎、大众青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成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标杆和带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推荐阅读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被斯坦福大学辞退到提出“人工智能”概念,这个人都干了什么? (2人喜欢)
- 11月,要不窝在书房看书?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