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
2021年已经过去1/52了,才终于写点关于跨年的事儿。
对于过去的2020年,我的全年总结就俩字——荒诞。倒不是完全因为疫情,可以说原因在于自己不够谨慎的性格,也可以甩锅给命运,总之吧,是我最近十年来过得比较糟心的一年。

2020开年就没好事,在疫情爆发前,我就躺医院麻醉两回。接着就是疫情、春节、隔离,刘先生的工作受到“重创”,虽然不至于影响日常吃喝,但是我们全家的精神生活水平也下降了——没法远行了。年中给烧麦买了一张吉祥航空的儿童随心飞,眼看着要到期了,我们却一次没有使用过。只能安慰自己说,哪里都没有家安全。
虽然无法远行,我们还是带着烧麦体验了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公园,还有江浙一带的徒步、玩水。我和刘先生肯定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只要有好玩的,远近都一样!







庆幸的是,我的那帮一到假期就满世界飞的学生也消停了,因此中文课反而稳定下来,我的收入不减反略有小增。然而,这点增长还远不够烧麦的托班学费。
整个春天,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我们每天都会有至少两个小时的周边散步,亲眼见证了百花此消彼长的盛开与凋零。



另外趁着高速免费,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回一趟老家。

于是,上半年就在隔离和频繁回老家中度过,三个人整天绑在一起,倒也没有“相看两生厌”。
年中我们遇到了两件大事,其中一件是搬家。搬家颇费了一番波折,我写在《搬家记》里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小家庭也遭受了另一项来自灵魂的考验,最终我们硬着头皮做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选择,至今并且以后长期要为半年多前的选择买单。

漫长的夏季过完,刘先生的工作也恢复到疫情前的八九成。他乘绿皮火车来了一场自虐的武功山徒步之旅,回来后就开始投入到工作中。我呢,也在秋风里踩着自行车体验了一小段公办学校的教学生活。

送烧麦上托班,可以算做是今年秋季里的一件大事。烧麦很快就适应了托班生活,并且在班里大有“造反头头”的架势。其实,送她去托班,我和刘先生似乎并没有轻松很多,特别是每天傍晚、晚上的时间,我们家就像打仗一样。周末就更不用提了,全家齐上阵,有好几次周日的晚上,烧麦就饿着肚子在爸爸的背上睡着了。


这一年,我们没怎么让长辈来帮忙,只有5月初搬家前爷爷奶奶来住了一个星期,还有前不久外婆来照顾了一个多星期。
我们总不愿意打乱长辈的生活节奏,但是确实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烧麦的二姨和瑶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是周末陪玩,就是放学帮忙接,国庆假期,还好二姨和瑶瑶带她乘高铁回了老家,不然我们就得带着她堵在高速上17个小时多!



虽然长辈没怎么过来,但是却在时刻牵挂着我们。隔三岔五,我们总能收到奶奶或者外婆寄来的包裹,从亲手做好的包得严严实实的菜,到各种水果、营养品、生活用品、烧麦的新衣服……我们的冰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
在有烧麦以前,我和刘先生在一起跨过一次年,那是2016到2017年。我们半夜开车到了海边,车里有红酒有零食,虽然被冻得两脚发麻,但是却看到了美得惊心动魄的海上新年日出。

接着我们有了烧麦,连着两年,我们带着烧麦自驾跨年,虽然很累,但是也很有意义。
今年呢,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形。2020年的最后一天,接上烧麦,去超市采购,在烧麦的要求下,吃了顿汉堡当晚餐,早早回家。刘先生为我们亲手制作了奶茶,并且第一次打开房间里的电视,我们竟然看起了跨年晚会。

跨年晚会很无聊,无聊到没看一会儿,我们就陪烧麦看起了动画片!

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朋友圈里一片热闹的时候,我和烧麦已经呼呼大睡了。
元旦当天,我们叫上二姨和瑶瑶,一起开车去了趟苏州,逛逛热闹的诚品书店和观前街,吃吃喝喝,玩了半天。因为第二天瑶瑶和刘先生都有工作,所以大家连夜赶回上海,是一次很匆忙的出行,不过苏州大家都很熟悉,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2020年,烧麦从两岁迈向了三岁。本来觉得没什么变化,但是年末整理照片、视频的时候,才发现她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还有大动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兴趣爱好也是一阵一阵的——
开年的时候喜欢搭乐高,甚至发挥想象力有了自己的乐高作品。夏天开始跟着哥哥们上乐高课,一直坚持到现在。但是我和刘先生都能看得出,比起搭建,她更喜欢故事引入和问答的环节。



天气渐渐暖和的时候,她的画画水平突飞猛进,从幽灵、怪物,画到米奇米妮,到身边人物……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有画板,但她更喜欢在墙上涂鸦。我们家没有美术氛围,记得看过一项报告说小朋友三岁前画人物只能画出几个身体部位,但是烧麦却能精细到眼睫毛。二姨过生日时,她画了一张生日卡片作为礼物。生日宴上打开时,我们全都笑喷了——她画的主题竟然是“我给二姨洗头发”,有长发有花洒,充满了生活气息。


春夏之交,烧麦的最大娱乐活动是玩拼图。春节前爷爷奶奶带她去迪士尼专卖店,买了一盒冰雪奇缘的拼图。我们一直没有跟她一起好好玩。后来二姨瑶瑶带着她一起拼,点燃了她的兴趣。我和瑶瑶陆续又给她买了米老鼠和维尼小熊的拼图书,她很快就通关了。转而又开始挑战100块的“冰雪奇缘”。


书还是在读,特别是刚搬家那段时间,大概是新房子太小,伸展不开,加上天气炎热,于是宅家阅读成了每天比重最大的活动。去上托班以后,阅读时间大幅下降了,直到不久前我给她买了好几本关于恐龙的绘本,她才重拾阅读兴趣。是的,她很喜欢恐龙。


比起以上,最让我们感到开心的进步是大动作。烧麦的大动作发展较慢,一直过了两岁半才会双脚离地蹦,从此,她每天都蹦蹦跳跳。走路跳、站着跳,下楼梯也要跳!烧麦的滑板车是她一岁生日时,刘先生送她的。我们尝试过很多次让她自己滑,但每次都以她发火而收场。后来我们也就随她去了。差不多两个月前,她要求骑滑板车上学,忽然就无师自通了。现在我们头大的问题是——追不上她!会骑滑板车后不久,她很快又在迪卡侬学会了骑自行车。看来有些技能是一通百通的。


不管是兴趣爱好,还是知识技能,我们几乎都不干涉。比如她玩拼图,某一天我终于坐在她身边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把每块拼图的位置记得滚瓜烂熟了。
就让她自己多摸索、尝试吧。
2021年的年初,在刘先生的提议下,我们还是开了家庭会议。这次我们没有总结荒诞的2020,也没有列出关于人生享乐的计划。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都无比清楚,新的一年,我们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重担。
刘先生网购的5斤玉米粒到货了,厨房里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爆破声,一锅香气四溢的爆米花出锅了!烧麦在欢呼,刘先生对自己的杰作洋洋自得,新的一年,我们实现了“爆米花自由”,这大概就是疲惫不堪的人生里的一点小确幸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