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1月9日芝加哥枪击案和国内相关舆论的一些看法
那位精英的逝去令人惋惜,他遇到的是祸从天降式的无妄之灾,除了感叹一下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之外,本无需再从其他层面解读他的遇害。但国内各个社交平台上关于此事的评论却让人恶心和愤怒,从很多人的言论中,我看到了无知、愚昧、嫉妒、幸灾乐祸、阴阳怪气、冷漠、冷血,他们的言论充满着恶意情绪而不是理性,并且毫无逻辑。他们想法设法的暗示着受害者本身也是有罪的,比如“谁让你出国,活该,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国家不好吗”,还做出毫无根据的联想,比如“出去了肯定不回来,反正迟早是美国人,无所谓”(事实上其本人很想回北大任职),甚至还要把个人遇害事件拔高到国家、体制、意识形态孰优孰劣的层面上来讨论一番。
但他们似乎没有想过,这是随机杀人事件,是独狼式的恐怖袭击,这种性质的事件是无关地域、人种、身份、文化、体制的,袭击者的工具不一定非得是枪,还可以是任何地方都普遍存在的刀、钝器、汽车,发生的地点也不一定就是美国的芝加哥,还可以是东京、首尔、伦敦、巴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或者任何一个不知名的县城、村落,遇害者的身份也不一定就是履历完美的中国精英留学生,还可以是任何民族、任何阶层的普通人,包括你、我。事实上,这次枪击案中还有另外的两名死者和四名伤者,两名死者分别是46岁的楼管阿姨、20岁的男性路人,四名伤者分别是77岁的老奶奶、81岁的老奶奶、15岁的女孩和一名女性,几乎都是头部和颈部受到枪击,伤势极其严重,生命也危在旦夕,有人注意到他们吗?他们不也是无辜和不幸的吗?如果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对他们产生共情的话,那是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可能葬送于这种事件。
如果你不愿意说这类事情是毫无道理的,想做些延伸讨论,当然也可以,比如减小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程度、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推进国民心理健康的建设,但这些议题统统都是超越文化、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是哪个国家可以回避的,是全人类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还是希望公共舆论中的泛政治化倾向不要这么严重,否则受害的最终还是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