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
主题: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由内而外打开自己的那扇改变之门,改变一直而且永远都建立在普遍、永恒和不证自明的原则之上。只有当我们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以原则为中心,融入品格之中,身体力行,耐心塑造,才能够造就新的自己。
个人魅力论和品德成功论相比,毫无疑问基于品德的改变才能经得起考验,才会更加有效和持久。不然只是妄图寻求捷径、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治标不治本。
当作者鼓励打不好棒球的儿子说他做得很好时,意识到自己是被各种技巧速成的想法所影响。一方面改善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不再设法改变儿子,而是去发现和了解他的特色、个性与价值,另一方面改变了自己的动机,提高自己的内在安全感,不在用孩子的表现衡量自己的价值。几个月之后,孩子的表现相当杰出,自动自发地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作者有所觉察,提高自己的修行和品德,最终让孩子有了自由发展并不断自我认可的机会,真实传达了对他的各种特质和能力的认可,最终让儿子有所成就。
思维方式的力量如此强大和根深蒂固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让大家通过看一个女子的侧脸来猜测这个女子的大概年龄。一边的人是看到少女的形象,另一边的人是看到了一个老妇人的形象,最后根据两张图片的特点绘制出来了一张折中的侧脸。10秒钟之后,两边的人分别根据自己第一次看到的形象来确认这一张形象的年龄段,并且十分确认,争执不下。10秒钟的影响力尚且如此,更加难以想象,长久在各种思想和价值体系里生长的成长的我们,各种思维模式将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如地图,然而现实的世界是地域,如果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偏差,这张地图就无法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
那么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呢?
那就是以原则为中心。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作者所在的一艘军舰在雾茫茫的天气里,在海上航行,看到不远处有一处亮光,另一艘军舰驶来,他们告诉对方,让对方转向20度。但是对方却要求这边转20度,然后船长勃然大怒说,我是上校,那边人说是我水手,然后船长说我这边是战舰,让对方转20度,对方回过来消息:我是灯塔。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
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原则,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人的一生包含了很多成长和进步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就像小孩子要先学会翻身,然后坐立再行走再到跑,一样的道理。自然的成长过程不容违背,忽略或缩短,那只会让平添失望和挫败感。
作者的女儿在朋友带孩子来自己家做客的时候,没有分享自己的玩具,被最终被父亲强制分享和给予。你那个时候作者还不能够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但是如今认识到:人都是要先经历了拥有,然后才会付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自己未曾满足,又什么时候会给别人付出呢?在教育的同时要给予充分的耐心和肯定。敢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父母,真的让人心生敬畏。
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以当时的思想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当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之后,改变才能发生,问题才得以解决。正如托勒密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取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定律一样,思维的转换产生了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不断进步。
由内而外全面改造自己,是首先让自己在新的品德、认识、思想层面改造自己,以原则为中心,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向上的,它让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和有效的互赖。”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着首次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