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习
12月份读了三本关于练习的书。《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全神贯注的方法》、《刻意练习》。这几本书一直静静地躺在名为“想读”的书单里。也是因缘际会,在心情很糟糕的时候,打开了《练习的心态》……
《练习的心态》这本书,帮助我恢复了对生活的全局感和信念感。身处局中往往迷惑,常常忽略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生活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地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那些行为既包括身体上的动作,也包括心理活动,他们构成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作者提供了一种虽然并不新鲜,但是切身出发,真情实感,且其自身受益匪浅的方法。当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中,一种安静而稳定的内在力量便会由此而生,专注当下,进而可以专注地从事活动、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也在调整练习时的精力,以产生期望的结果。这个专注的过程,运用了很多冥想的方法,所以在同一个作者的第二本书《全神贯注的方法》中,进一步对该方法作了阐释。
(《练习的心态》思维导图TBD)
如果说托马斯的两本书是偏向从道的层面定义“练习”,那么安德斯的这本鼎鼎大名的《刻意练习》则是更多在术的层面提供了关于大脑和身体应对练习的机制的解释,并且分析了不同行业杰出大师的经验和方法,进而提出了“刻意练习”的一套实用的方法指南。本书关于心理表征的阐述和解释是对我最有启发的一章。回顾成长和学习的经历,每一个阶段都是在不断地构建不同的心理表征,而已经拥有的心理表征则在下一个学习阶段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吸收更多的信息,组织信息,进而掌握技能,或做出决策。刻意练习的过程,就是有意的高效地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而一旦停止练习,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便会慢慢消退。我日益萎缩的词汇量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另一个给我启发的点是关于反馈在刻意练习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日常对它的忽视。甚至不只是刻意练习,普通的练习和学习过程中,生活以及工作交流的过程中,都需要高质量的反馈。现在回想起来,上个月面临困境,与不同的朋友交流沟通,除了心理和情绪上的安慰和疏导,更多的是这些优秀的朋友提供的不同视角的反馈。他们的反馈给我了更深的理解,更高层面的洞察,更重要的是走出困境的信心。
日常生活中也会观察到一些人,他们到了一定年龄,取得一定成就,便固步自封,缺乏自省,缺乏更新,于是日常表现滔滔不绝却难以倾听。另一些人也许长期遭受生活和感情上的困境,或者是来自多方面的困扰,这种复杂性阻碍了他们去聆听和收获反馈,进一步渐渐地失去了吸收反馈的能力,从而当他们与人交流时总是在同一套语言词汇里打转,有人甚至反复讲述同一个细枝末节而无法顺畅有效的交流。关于这个心理过程,只是我的一个观察和猜想,未来需要自己阅读更多心理学的著作来理解了。写这些内容,只是想表达反馈的重要,因为日常生活里太多人的交流是简单或单向的,很多反馈没有即时准确的给出,也没有及时准确的接收。值得思考。
此外,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提炼总结分类,让我也有了不同的感受。以往也在读书之后绘制导图,但是片面内容知识的总结,而忽视了knowledge transforming。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应用心理表征的过程,也是创建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基于这个认识,在完成绘图之后,有了更加深刻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