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2020,小裁缝把爱好当成事业的第一年

这一篇年终回顾在脑海里构思了很久,也提笔写了很多次,删删减减始终没有写得很如意,可能因为有太多想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
2020,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有了很多和以往不一样的经历,或欢喜或忧愁,总的来说快乐多于心酸,小跌小撞蜿蜒向前。


4月份,我开始全职经营自己的服装淘宝店:慢哉慢裁。经过两百多个日子的耕耘,上架了60+款衣裳,拥有3000+粉丝,成交了400+订单,这些数字跟很多淘宝大店家相比简直九牛一毛,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它们说明:我曾和几百位顾客一对一交流最终达成订单,手写了几百张明信片,折叠打包好几百份快递......

其实,我未曾立过狠志一定要成为裁缝,只是从小到大都被面料,针线、缝纫机和服装牵绕着,没理由地向它们靠近,就这么一步步顺其自然,今时今日真的成为了裁缝。


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就是美梦成真。我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浩如烟海的面料市场中游走,尽情选择喜欢的,把它们设计制作成好看的衣裳,装扮他人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经验,并且获得报酬得以生存。
当爱好与事业合二为一,有喜也有忧,感触良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二。
| 自律是苦的,自由是甜的
自由职业,是多么可爱的一个词啊,我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对它有太多的美好联想,无需通勤不受管制,来去自如随心所欲。成为了其中一员方才体会到:自由是完成了职业内容后的奖赏。

我可以睡懒觉,放长假,但前提是不能耽误上新的进度,不能推迟发快递,不能放着客户的咨询不理。刚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前两个月,我精神异常亢奋,每天六七点就起床裁布做衣服,晚上临睡前还在修图,像拉满弦的箭一副向前冲的劲头。
当新鲜劲一过,双手和脑袋被客服软件、包装盒、快递单这些琐事占据时,凌晨一两点还握着手机接待咨询时,面对少数顾客的无厘头售后时,我心里也犯迷糊不禁疑惑这一切的意义......

疑惑归疑惑,我心里明白一点:我现在所做的是我的选择,我的想要。现实情况不允许我随心所欲(比如招聘员工),就得做出必要的妥协——细碎的琐事也要亲手完成,钉扣打包发完快递,然后再全身心投入最享受的部分“设计与制作”。
有苦有甜,这就是自由职业者的真实状态,既是老板也是员工,既是策划者也是执行者。

把爱好当成事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是在实现过程中还有许多“爱好”的附属物,它们会占据一个人的时间,消磨一个人的精力,挑战一个人的意志,一定要坚持、忍耐、克服,直到有一天彻底摆脱它们。(这段算是自我勉励,不论多难都要坚持!)
|因衣结缘,遇见同类
在线上卖衣服,本质上是在网络世界寻找审美同类。
而我,非常幸运地遇见了很多同类——如同朋友一般的顾客,我们有着相似的审美,喜欢简约的质朴的衣裳,会为一款面料的纹理一起兴奋,为一种搭配相互击掌。


每当顾客朋友们发来文字或照片,跟我分享慢裁的衣裳陪伴它们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我都会对着手机傻笑,这就是最满足的时刻,真切地觉得我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我习惯把大家回馈的内容截图保存下来,每当累了倦了就翻看一下,充电效果很棒。


此外,慢裁的衣裳还收到了多位博主的认可,都是我关注了许久,默默欣赏学习的宝藏博主,她们的肯定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 做什么也好,别为着得到赞赏

但凡是从事服装相关,我想都逃不过谈论与被谈论审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都是渴望审美表达和认同的,大到装修一套房屋,小到挑选一条围巾,一只水杯,都是在进行审美表达,着装只是其中最日常的方式之一。

审美表达是单向的,表达者本人就可以完成;而审美认同是双向的,需要旁观者的参与。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渴望得到审美认同,急着追问他人:好看吗?希望得到肯定的回复。
回想起,我才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服装时,一看到否定的评价就顿觉不安,好似做错了事情一般。后来发现,不论怎么穿总有人热情鼓掌有人评头论足。我意识到:他人认为的好看和我眼中的好看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不能强求一个喜欢吃萝卜的人改吃青菜,也强求不来。

我分享是为了自己开心,为了和同类击掌,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虽然道理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却也还在参悟中,我就是一枚普通人听到不好的言语会沮丧,会生气。一直在慢慢地调整心态,学着置之不理一笑而过,聚精会神投身所爱,时光宝贵,花在喜欢的事情上才是正理儿。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正在做着热爱的事,可能耳旁时不时会传来一些否定与质疑的声音,无需理会,遵从内心,相信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这句话写给我自己,也送给大家,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有所爱,有所行,大步向前!
第132篇·THE END·
一针一线做衣裳·一语一句话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