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随笔
1.今日阅读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 2.今日阅读页数P1-30 3.金句摘抄: 1) 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2) 他只要按一个“倒带”的钮,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适当言论。他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现得宜。 3) 因此很公平地,比起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作家,他们是比较容易被读者所“接住”的。 4) 凭着你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5) 倾听是从一位出现在你眼前的老师学习,一位活生生的老师,而阅读却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 4. 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身处信息横流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得咨询的量更大了,速度也更快了,但就像书中所说的,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议题,值得思考。 而且,哪怕是进行传统阅读时,现代人都更习惯于借助网络搜索工具,来进行辅助阅读,不是说这样不可以,但是,正因为太过于方便,而忽视了个体的思考对于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独立思考。 5. 由此联想到的其他感悟: 之前曾听到过一个说法,叫做“互联网时代下,纸媒已死!”虽然过于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的是,纸媒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不过,在我看来,所谓“纸媒”,始终都只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形式,其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 而内容本身,无论是放在书籍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上,还是放在互联网各大门户,甚至是自媒体之上,都是永不过时的。 内容为王,内容才是各种载体存活的本质。 但这个内容本身,又是基于咨询的获取,分析与理解之上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输入”,才能有所“输出”。 那么,这个时候,关于“输入”与“输出”的技巧则显得重要多了,同样的,阅读本身就是种“输入”,所以我们才要去学习阅读的技巧,明白为何而读,怎么读才能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