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反应的夫妻关系|疫情时代需重新审视的家庭张力与情绪氛围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有问题,可能不是只有孩子有问题?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一个家庭里面,孩子常常是大家的重心,焦点,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有问题,可能不是只有孩子有问题。有些人可能说的更极端,小孩子的行为问题一定反映了某种家庭结构的问题,但是我想不是那么的极端,因为我们现在相信孩子可能也有他本身生理年龄成长特点的相应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小孩子的状况都会改变家庭的张力,改变家庭的动力,影响家庭的情绪环境。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相关的这个问题:
我待会儿会选择用一些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所谓家庭的动力,让各位感知一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互影响。
首先我想先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当孩子的时候,有多少人有过经验或经历,觉得父母的互动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大家先回想看看,先不要觉得你现在是父母,立刻想到你的小孩在你们夫妻争吵或者开心的时候,他们有怎样的反应。先放下你是父母这个角色,让自己去回忆想象,让自己回到你自己做孩子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记起你的父母亲明争暗斗,例如讲话带一点讽刺,或者以抬杠的方式相互diss,妈妈的话很酸,例如“真是的一家人都好吃懒做” ...妈妈一直在洗碗,爸爸在那边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等等,明明知道妈妈在酸他,他就是装作听不懂,听不见 ,当时还是孩子的你,你记得你有过什么感觉吗?你是不是会开始注意,自己会不会是好吃懒做,有没有?甚至你会觉得说,好讨厌,妈妈这也是在讲我吗? 所以你会刻意的反叛,不自觉的也会去爸爸旁边看电视,也不一定,也可能你会立马冲到厨房,帮妈妈洗碗;也有可能会有很多奇怪的行为,用于表达对听到这些酸酸对话的情绪输出。这种行为正是反应了在家庭环境中,孩子与父母互动的一种无声的张力。
另外,小孩子天然的都不喜欢父母亲不愉快,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尤其特别不喜欢爸妈不愉快的时候拉着他去挺某一边。例如妈妈会常常拉着小孩,所有的小朋友都很不喜欢这样子的状况,如果已经是青少年的话,孩子会尽量置身事外,大家常常会见到,有些青少年在面对父母亲的问题的时候不是过度介入就是过分的冷漠,所谓过分冷漠是指我通通都听不到,也听不懂,最好任何人都不要来找我当和事佬;可是过度介入的话,你又会看到孩子每次都会被迫自觉的站到父母之中的某一边,也会去抗衡另外一边的情景。无论是哪一种,都表示小孩子已经受到影响了。如果大家有这样子的记忆,接下来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你可不可以去想一想这些张力,这些父母的情绪力对你发生了什么样子的影响?
例如说你的个性、你的行为、你怎么看待人、你怎样面对冲突事件、你对父母的愧疚感、你会希望自己要成功强大、你要做的更好,不然这个很可怜的爸爸或妈妈可能会不开心 、你必须要安慰她/他因为另外一个人没办法安慰她/他、或者去做一些大人不喜欢的行为(因为你会发现当你去做一些大人不喜欢的行为的时候,父母突然会意见一致,会统一将焦点转到孩子身上,会协作处理孩子的问题,这也就是孩子坚定的成为叛逆少年的动力源)。你可以仔细去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在记忆,这就是我想要跟大家连续几天讨论的孩子会是怎样反应父母之间的问题!下次再见~~~

作者:金鑫 Ava 一名商务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创业者、一位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