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还是人不可貌相
有云,人 不可貌相。
无数的史实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面表呆板老实巴交(据说如此)的守仁同学是极其聪明又伟大的人物。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们喜欢关注社会新闻,喜欢寻找罪犯的面相共性来推断出一种绝对的结论。比如有人发现那个吴某是朝天鼻,她们就说犯罪分子喜欢长这种鼻子;还有什么罪犯是三角眼还是三白眼(忘了是啥,这不重要),她们又说要警惕这样的人;江案中的陈某、冰柜案那个男方,都是五官端正的罪犯,他们却十恶不赦,生在古代应当受凌迟之刑才好,这下怎么没人说要小心这类长相的人呢?(反正我老师说不要找太帅的。)
有人五官不端正,有人五官端正,你不能说那不端正的就一定是坏人吧,你也不能说端正的就一定不是坏人吧。
总有人会欣赏你,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我希望那些外表遭受过非议的人们不要难过,要多多关注正确的事。
我真的服了,真是太无语了。
了解一个人不是看他长什么样子(算命先生也不一定过得好自己的一生,如何指导你来跨过未来虚无缥缈的坎?),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要对行为敏感才对啊!(这里引出女孩子的第六感,真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噢!这种天赋真是绝了!)
说到这里,我又突然发现,各种迷信的确都十分愚昧,尤其面相上的。
小说里用面相交代人物性格、暗示故事情节与结局,这样引人入胜,可能会吸引大家读下去。但是艺术是高于现实且不等同于现实的,所以那些有趣的“理论”虽简单易懂易实践,但实在是不科学不合逻辑没有根据啊。
所以,人不可貌相,多多关注自己,天下事供以了解涨涨经验,勿胡乱揣测。
要揣测也得看他人言行举止,而非面相诶。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