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杰,2
杰:我有个事想听听你的看完,关于社会的。是这样,有个说法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的强烈抵制,大意是说人通过一代代积累,让后代成为拥有丰厚资源。这些行为和努力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情。建国时期夸自己的都是夸自己家是八代贫农。
你从小生活好,是因为你父母的努力,很多人对这种努力也是抱着批判态度的,认为这种行为是将社会财产的私有化,导致了贫富差距。我就有点儿糊涂,觉得这是个诡辩,但是又觉得有点儿道理,你怎么看?
泽:用眼睛看
杰:这梗打有狗那年就有了。
泽:那我是这么看。你是个功利主义倾向很明显的人,按着这种思路“人类总体福利提升是正确的”。资本主义的这种模式确实是能完成这个目标的,例子也很明显,改革开放至今的整体社会变化。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这么持续下去会怎样?这个之后再说。
还有就是,你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一个观念对你来说是否能实际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国家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当前这种方式是合理的。但是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财富积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我问你个倾向,你对社会的期待,是仅仅在于此世还是后世?
杰:比例我思考一下,现在:未来=8:2
泽:那你觉得这是诡辩就很正常了,但我要跟你说说这2的事,为什么这不是诡辩。
我尝试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听懂。
比如把一个人的能力集合设为E,比如智商、共情、感知、体能等。你可以想象一个RPG游戏,每个角色都有属性,比如力量60、敏捷70、智力80,那这个人的E值就是210。
然后你想象一个坐标轴,x轴是E值,y轴为人数。那么差不多,这个曲线应该是一个正态分布。也就是平均能力值的人数最多,能力值最低和能力值最低的人数都应该是最少,逐渐趋于0。
到此为止,还明白吧。
杰:你说RPG游戏我就懂了
泽: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目的应该是,让这个曲线整体向右移动。
就比如说之前能力值为210的有10人,200和220的有9人,向右移动就是220的有10人,210和230的有9人。
那么,这个曲线如何右移?
第一种方式是,资源平均分配,再用RPG举例子,你有好多加属性值的药水和装备,你把这些东西平均分配你的每个角色上,那么肯定是大家的能力值一起增加。
放到真实社会上,也很好理解,这些资源可以就可以是教育资源。资源也可以是营养,你看现在孩子都又高又壮,你看我小时候吃不好,长得跟只猴似的。甚至有没有车都是很重要,一个孩子父母开车接送从学校回家半小时,你骑自行车回家一小时,人家就比你多半小时更有机会提升能力。当然这些资源在现今社会基本可以约等于钱,大部分资源基本都能用钱换到。
但是平均分配有一点不好,我再拿RPG举例子,你平均分配和重点培养主力两种策略,肯定是重点培养主力会让游戏难度更简单。
现实就是一些更有能力的人拿到更多的资源,其实更有可能让曲线向右移动,因为他们可能用技术或政策手段让低能力值人群更有效率的提升能力。
这就是第二种方式,让能力更高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这有个阈值,你应该能想象,如果能力高的人拿到的更多资源并没有提升与之符合的效率,那么整体曲线就会向左移动。极端一点就是说,如果资源全部涌向头部,社会是一定会退步而不是进步的。
所以,大概应该是在对称轴附近和右边的人群获得多一些的资源,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资源分配。
杰:对,应该是这样。
泽:现在回到了刚才讨论的问题,为什么不是诡辩。
如果你按纯粹的资本主义那一套,私有化财产之后用资本钱生钱。一定会变成1%的人拥有99%的财富,而且是一个加速过程,因为你有越多的资本就能越快的财富积累。这样下去,社会就必然倒退。
林之前跟我说,其实是1%的人拥有120%的财富,因为穷人还会管富人借钱。
当然你说是诡辩也有道理,因为你不能说这一切都是私有化的锅。我觉得更关键的是由于资本产生财富的能力远远大于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
杰:我说一真事,我当时也是闲的没事看知乎,结果被这观点破防了。当时巨他妈想哭,就觉得自己一直努力算是干什么,就...很蛋疼。
泽:这种事,其实靠个人力量很难决定的,你自责也没啥用。一是国家层面需要新的策略,这个转型肯定也是逐步的,尤其这个庞大的体系想转向需要很大的代价,而且想不想这么做还是一回事。二是我就一直跟你说的中产阶级觉醒,中国逐渐民主转型,中产阶级肯定是慢慢开始有话语权的。但如果中产阶级都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这个问题就很难了。
所以我一直鼓吹中产阶级及其子女应该更多的思考社会学问题。你没有群众基础,那肯定都是空谈。
杰:那你还不快点儿著书立说!在思想上给人留下精神财富。
泽:我这点儿知识水平也就忽悠忽悠你们,现学现卖,都是书上抄的,活生生一二道贩子。
所以,我现在就特别喜欢那种挖掘底层和边缘人群的新闻或者故事,起码能让一些人产生共情和理解。我们的宏大叙事太多了一些。
杰:对,是应该多看看。就像《一代宗师》里说的“这天下的事,你不看它就没了?”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