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会做选择?
自己对于别人的人生总是能轻轻松松的指点,因为承担这个选择后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一旦当选择降临到自身的时候,反而又会陷入两难的处境。 指导他人的人生时我们都好像颇有洞见,但是这种洞悉力在处理自己的事务时反而会失灵。因为需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所以你不敢去做选择。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出现求助他人的情况,总希望别人能给我们指明一条明路,一条可以规避风险,收益最大的道路,仿佛别人帮我们做了选择之后,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不用再去考虑未来了,这其实是一种偷懒。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的清在于不用承担后果,没有压力,他可以肆意地指点江山。但是别人说的也不一定对,因为他不考虑风险,他不为你的人生负责(如果这个“别人”是父母,那另说,但父母也会受限于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要么你就接受别人的意见,就做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过别人安排好的生活,不要抱怨他人意见给你带来的后果。 要么你就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承担后果。那怎么让自己敢去做选择呢?就是要明白不管选择什么都会后悔,都有遗憾,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 你可以问别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你做这个选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去听他的原因和分析,但是你不要让别人去帮你做决定。做完决定之后就不去纠结,有时候不应该问我该怎么选,应该是问:我选了之后遇到这些事我该怎么办?如果我自己不能处理,你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法,能不能提供一些见解给我。选择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是解决方法它可以有。解决方法是可控可确定的。 我们的迷茫不安来源于我们对于人生没有强大的掌控力,我们无法预料做完选择后出现的情况。既然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神,那我们就做好能动自主的人,不要尝试预知什么选择是最好,而是去思考选择之后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