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我一直不太理解,陈寅恪用了好多好多年写了《柳如是别传》,这么一个大学者,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写这么个人?
从中国文化托命之人的角度来解读,陈寅恪通过对明清变局的理解,悟出来——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并非士大夫,而是在柳如是这样的人身上。
女性,社会边缘人,不是从上层来的,不是考了功名的士大夫,可她们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我们这个文化的实质反而体悟的特别切实。
即使这本书只是为柳如是立传,已经是本了不起的书,国恨家愁纠结而成一个整体,爱情、人品、学识才情、明清易代,这已经是一部出类拔萃的文化史,政治史,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女性若不是被桎梏着,被阻拦着,不知道还有多少才能要发挥出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