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伴侣谁更重要?
看到这个话题顿时感到沉闷,这是社会又给女性挖的坑吗?《你怎么这么好看》里面,吴昕跟一位四胞胎爸爸谈心,爸爸说老婆跟他很久没有约会没有交流,孩子把妈妈的生活完全占据了,爸爸担心她们的婚姻会崩塌。一段婚姻的基石确实是夫妻关系,但在婚姻里被磨尽心力的是女性,要顾全家庭的还是女性,什么时候女性能够潇洒的做自己?现在生个孩子太恐怖了,婚姻已经让人害怕,光带孩子就要占据生活的全部,两个人婚后就没有二人世界,只有做不完的家务和没完没了的焦虑。晚婚被催,生孩子要拼命,养孩子还要赔上老公,有的事业也要牺牲掉。

两个人忙到婚姻出现危机,两个人结婚后约会都成了梦寐以求的事情,每天围着孩子转,一个家庭的基础是夫妻,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只有爸爸妈妈相互恩爱扶持,才能共同去解决家庭面对的困难。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个状况,从丧偶式带娃到丧偶式婚姻,孩子的出现给一家人带来了幸福欢乐,但也让夫妻俩渐行渐远,生活的琐碎太容易磨掉爱情,夫妻一不小心就成了室友,夫妻之间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孩子不是维系婚姻的工具,爱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爱一个人的心情,伴侣毕竟才是相守一生的人。挺戳心的,不过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吧,如果是未婚未育,可能会对这个问题纠结一些。如果是已婚未孕,当然会把伴侣当成自己生活的重心。但生完孩子后,很多夫妻就把孩子当成了全部,从家庭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伴侣更重要的。有人说那孩子不是家庭的一部分吗?是的,但孩子是家庭的一个附属,他早晚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的家庭。要记得,『夫妻关系』的次序一定是要在『亲子关系』之前的,并且是整个小家庭的首要位置。只有将夫妻关系达成和谐与稳定了,那么带给子女的影响才是积极的、正向的。

现在,90%以上的中国家庭,都把婚姻中的正常次序搞反了。中国式的家庭之中,把子女的位置放得太重。一旦有一个孩子的降临,那么家庭里所有的亲密关系次序都会排在孩子后面。子女成为了整个家庭的宇宙中心,所有人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被孩子牵着走。但这样不光是夫妻关系会走向失衡,在极度宠爱下的子女,也会在无意识中培养出“极端的性格”。 中国式的父母有个特点,内心的爱从来不少,表面却什么也看不出来,更不要说在孩子面前秀恩爱,可是在影视明星霍思燕一家身上,我爱你这三个字是每天都要说的,杜江每天对霍思燕要说几十遍的我爱你,更是在孩子面前说亲就亲,爸爸总是在照顾妈妈和爱护妈妈,这一切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其实就是告诉他们。爱是一杯水,一句话,一个亲吻,一个拥抱。最终,爱并不是什么伟大的词语,它就在最简单的生活里。一个优秀的父母,从来都不会把全副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们不仅要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同时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一切为了孩子,那么他们自己在哪里呢,如果父母可以没有自己的生活,那孩子会觉得她也可以没有。要知道,孩子的世界需要你。却不能全部是你,你的世界需要他,却不能全部是他。

伴侣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她们相互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父母和孩子的时间都要长。 所以把伴侣地位排在孩子和父母之前我个人也觉得理所应当。 伴侣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联方式:爱情! 这个观念在几千年时间的长河里不断的挑战着各种传统的看似根深蒂固的相处关系,比如为爱情抛家弃子或者放弃生命的一些事会一直广为人知。 按照生物的底层生存繁衍需求和常规利益关系来说:因为爱情而做出的一些抉择看起来非常不合常理,很傻。 而正是这种不合常理的抉择,才让人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为了简单的生存和繁衍而去趋利避害。 所以人们在得到了爱情的时候,仿佛就感觉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一个不同于普通生物的自己,感觉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伴侣更重要。
© 本文版权归 🇸🇪 北欧洋子🇸🇪1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