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读画之道》节选之四
《读画之道》第四篇《布达佩斯》节选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年出版)

在维也纳一安顿下来我就开始筹划出行。10月5日周四在维大上第一堂课,周五便买了火车票,准备周六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去那里度过欧行的第一个周末。我先在网上的奥地利铁路公司办理了常客会员卡,然后到住处附近的“维也纳中心”火车售票处,以会员优惠价买了一张10月7日前往布达佩斯,并于10月9日返回的车票。
为何首选布达佩斯?西欧我已去过十次左右,西欧的主要城市和主要美术馆早已逛遍,而东欧国家却还是一个梦幻地,模模糊糊存在于我早年的记忆和偶然的想象中,现在却近在咫尺。从地图上看,布达佩斯是离维也纳最近的东欧城市,适合周末出行。更重要的是,布达佩斯的城堡和皇宫等古建筑规模宏大,老城小街也是旅游名胜,而当地美术馆也在东欧国家里算是比较好的。
行前我在网上作功课,读到一篇旅游博客,说是从维也纳乘火车到布达佩斯,恍若从21世纪进入19世纪,因为两个火车站的设计格局大体相近,可做直观比较:维也纳是21世纪的现代车站,布达佩斯是19世纪的破旧车站。我乘火车到达后,果然也有这一感觉,只见车站穹顶的大铁架子,锈迹斑斑,横梁上满是鸟粪,整个环境有如好莱坞恐怖影片。我此行从现代城市进入古旧城市,仿佛是进入了早年的记忆,进入了关于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记忆。
古代匈牙利与中国汉朝有关。无论是当年我在美国高校讲中国古代文学课,还是后来在加拿大讲,《木兰辞》总是必讲的经典作品。与讲课相配,我让学生观看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分析诗歌与影片的异同。因电影里有匈奴骑兵出现,学生们便总要问我匈奴的来龙去脉。那么,花木兰的故事跟匈牙利有什么关系?木兰的对手是匈奴人,这些游牧骑兵动不动就南下掠夺定居农耕的村寨,于是鲜卑可汗与大汉联手,将其驱赶到西域。匈奴人南下不成,转而西进,一路打到多瑙河畔,其后人终于在那里定居下来,不再游牧劫掠,并与当地蛮族相混,形成了后来的匈牙利民族。欧洲语言里匈牙利的“匈”与汉语里匈奴的“匈”是同一字,指匈奴。
我以前从未到过东欧,对今日匈牙利所知甚少,仅有的知识也止于旅游书的介绍和网上做的一点功课。不过,匈牙利是早就听说过的。WG后期我还在上小学,那时求知欲强,却无书可读,偶然得到一份发了霉的内部文件,内容是关于50年代的匈牙利事变通报,于是读得如饥似渴。不消说,那份文件的政治信息和历史背景我一概不懂,但匈牙利发生的反ZF暴动,以及苏军坦克的平叛,却有如农民起义和战争故事,与那时读过的《铁道游击队》和《林海雪原》之类小说一道,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我早年的国际见识。
达到布达佩斯的当天,我先逛市区的主要景点,看大教堂和国会大厦等老式建筑群。在一处街角小公园,有小桥流水,甚是雅致。见木拱桥上立着一青铜人像,那人正凭栏回目,全无凭栏遥望般空灵悠远,而是反观现世,脚踏实地,我立刻想起旅游书上说过,这是纳吉纪念像。1956年10月匈牙利事变发生时,纳吉任总理,他因反对苏联及倾向西方而以叛国罪被捕,成为事变的替罪羊,两年后被枪决。直到1989年他的罪名才得以洗清,被视作民族英雄。
十多年前看到一部匈牙利电影《忧郁的星期天》,中文译名《布达佩斯之恋》,讲二战前夕发生在布达佩斯一家犹太餐馆的四角恋情。故事很俗气,尤其是影片的开头,年老的女主人公下毒谋杀了几十年前的老情人,实在俗不可耐。但是电影的主题音乐却是一流的,据说小说原著的灵感便是来自这同名乐曲,那曲子在二战前问世时,曾让不少患了抑郁症的人割腕跳楼或纵身落水,而电影中也有跳桥的场景。这部电影留给我的记忆,主要是流经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以及河上那座著名的“链桥”。电影开头那个被毒死的德国老人,年轻时在布达佩斯追求女主人公不果,趴在链桥铁栏上思考人生哲学,他盯着一去不返的流水,然后身随目光,跳落水中,幸被餐厅老板从河水中救出,而他在战争中却将这位老板送进了纳粹集中营,这才有了他老年时的恶报。
我到布达佩斯时,是十月上旬,赶上了旅游季节的末尾。河上的一座座大桥,将两岸的城堡和古建筑连接起来。我像过去逛巴黎和伦敦一样,步行走过一座座大桥,沿多瑙河两岸漫步,更像电影中那个德国小伙一样,趴在链桥的铁栏上看流水,却不是思考人生哲学,而是看河上穿梭如织的游船,放佛那些船驶入了我早年的记忆,就像河上的大桥一样,将记忆中那些零星的片段,串联起来。
多瑙河故事的魅力,与多瑙河的美丽不相上下,但人们说起多瑙河,总是想到维也纳和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恕我直言,维也纳市区一段的多瑙河,实在平淡无奇,更不是蓝色的。当年有人质问斯特劳斯,为什么要说多瑙河是蓝色的,斯先生竟回答说,你喝的酒太少,看不见蓝色。
在加拿大的电视上,有维京旅游公司的多瑙河游船广告,主要播出两处河景,一是维也纳西面瓦豪河谷的青山绿水,二是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城市景观,二景皆美轮美奂。没错,要在市区看多瑙河,非布达佩斯莫属。站在多瑙河东岸的佩斯一侧,眺望对岸的布达城堡,那高大的建筑由汉白玉和大理石修建,感觉像是观望白色的童话世界。然后过河站在西岸的布达山上,从城堡的瞭望塔俯视对岸的佩斯市区,尤其是河边的国会大厦建筑群,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那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的古建筑,让人感觉像是在观望昔日的艺术世界。
多瑙河边的一段,岸上有许多破旧的青铜皮鞋,各种样式和尺寸,显然鞋主是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这是一件艺术作品,纪念二战期间死于纳粹之手的犹太人。布达佩斯在二战前有犹太人聚居区,被纳粹占领后,犹太人遭驱赶,乘船离开。那些不从的人,在河边码头上,被推入水中淹死。岸上那些鞋,体现了他们宁死不从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