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之殇》——非鱼剧社2017年秋季制作
为了纪念王尔德诞辰,一个业余剧团将他的两部经典童话改编成了话剧,并打算在近期公演。然而,在排练的过程中,演员对各自扮演的角色产生了质疑,认为王尔德的艺术理念并不能观照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悲剧。面对误解与冲突,执着于艺术的导演决定在进行最后一次联排之后就将剧社解散。作为最后的分别,大家调整状态,逐渐进入了王尔德的世界;但是随着话剧排演圆满完成,故事却出人意料地走向了一个沉重的结局......
Gone with the Birds 《鸟之殇》是非鱼剧社第一部原创剧本的大戏。它围绕王尔德的两个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以“戏中戏中戏”的三层叙事方式,探讨了戏剧与生活、艺术与现实、以及人性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原创海报
最初创作这部话剧,是因为秋季制作时间恰逢王尔德诞辰,并且对于一个成立刚满两年的剧社来说,改编童话是推出原创话剧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发现王尔德刻画的世界有着深刻清晰的明暗阴影,其悲剧传达出极具爆发力的美感,在富于艺术性的同时,也容易给读者一定的距离感。这种矛盾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经过反复的创作和讨论,我们决定通过“戏中戏中戏”的形式,在三个叙事维度上分别对童话故事呈现、现实生活表达、戏剧创作逻辑进行探索,尝试触碰人与戏的联系,悲与美的重叠,生与死的边界。

在露天剧场的排练剧照
演出当天,伴着秋日斜阳下的斑驳树影和大提琴悠扬的曲调,演员与观众们共同沉浸在表演中。非鱼剧社一直在探索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及舞台方案。作为一部在露天上演的原创话剧,《鸟之殇》采用了实验性的树洞话剧形式,利用极简的道具和舞美,打造了一个互动性极强的舞台。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使舞台与观众席的边界变得模糊,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并对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产生更为深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