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我的“无用之用”丨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
都说读书是“无用之用”,或许真是如此。
但从小我就是特别坐得住的人,不爱运动和旅行,只喜欢画画、手工,再后来就是读书,写字。
今年的工作依旧很忙,就算是疫情期间,一个月也上了95节网课,再加上备课的时间,真的是从牙缝里挤时间了。可还是看了许多书和电影。满足了。
想到《行动派手账指南》中的一句话:时间管理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2020年一共120本,2267.1万字,用于读书的时间一共是24593分钟(409小时53分钟)。
推荐一些非常喜欢的书给大家~
1、《醒来的女性》玛丽莲·弗伦奇
要毁掉一个女人,比这简单的方法多了去了。你根本用不着强奸她或杀了她,你甚至不用打她。你只需要把她娶回家。
我们的主角米拉,平平无奇的家庭主妇,丈夫只把她当做提供家务和性服务的工具人,她厌烦这一切,却也没下定决心走出来。毕竟这样的生活太平静太稳定了,有什么必要打碎它呢?
可这不仅仅是主角米拉的故事,这是所有女性的故事。印象最深的其一是莉莉,她的反抗被父亲轻易瓦解,被丈夫当做了精神疾病;另一个是瓦尔的女儿被性侵后,她大声地说,我不是为了她的贞洁而起诉,我是为了她今后的安全。
在豆瓣的评论中看到,作者的女儿也有被性侵过的经历,无比心疼。作者写出这本书,不是为了唤醒什么,而是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挣扎过,在夹缝中呐喊过,她们的处境比我们千百倍地艰难,她们仍旧冲出桎梏,活出了自我。
2、《坡道上的家》角田光代
“对我来说,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不可能。‘反正我是不可能做好的... ...’我在想,到底是被人说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呢?”
很多困境的来临,有时候仅仅是因为“我是女性”。
书中讲述家庭主妇里沙子有一天接到政府通知,自己被选为某个生母弑婴案件的候补陪审员,可是当她来到法院,看到案件一步步剖析开来,她发现被告的处境和自己是如此相似:她们都来自压力重重的原生家庭;她们都承受着丧偶式育儿的压力;她们都被身边的人“情感控制”着,遭受着莫名的贬低,在“你不可能做好”的声音里反复被洗脑,没有人给到新手妈妈们任何建议或帮助,没有站在一个无助的母亲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里沙子通过这段审判审视着自己的婚姻,明白自己被贬低,被伤害着,却无计可施。“我竟然什么都没有。或者说,全被丈夫巧妙地夺取了。我根本无处可逃。不过,那也是因为我自己选择了温顺地放弃,结果搞得自己毫无立足之地。”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酌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毕竟,选错一个人的代价,实在太惨了。
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已经无关紧要了。
每个普通人的背后,你都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如果我是塔拉,我真的不自信会从巴克峰里走出来。
这本书原名是《Educated》,“受教育”。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只知道教育的不好对它的好并不自知,有人抨击它的陈腐和对分数的严苛,有人直接选择了家庭教育。这都没有关系,三毛说过,学可以不上,书不可不读,或许这才是作者书名真正的含义吧。
这本书中文本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这句话出自《圣经·诗篇》,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塔拉逃离了巴克峰,也找到了新的信仰——教育。“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但这本书我并不认为是纯粹的励志作品,在和比尔盖茨的对谈中,她也提到,她为了学习音乐而进入了杨百翰大学,而后学习到历史将她带进了剑桥,在剑桥学习到语言于是她完成了这本书。对学业她并不总是热情,只是奖学金助学金总是推着她往前走,她于是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尽力去完成。17岁以前她从未接受过教育,17岁以后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我认为教育真的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她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己,发现了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差距,发现了她的无能为力的部分,她再没有回去过巴克峰,教育给了她理解,也给了她理智。
4、《苹果酒屋的规则》约翰·欧文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在你心目中至关重要的人,却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时刻完全缺席,这是让人最难以接受的事。
初读这本书觉得约翰·欧文真是细碎又冗长,他善于把每条支线都写得详详细细,人物也是塑造得极尽丰满。但是读着读着越发感受到这真是好温暖的故事,没有一个细节是不该出现的,能很畅快地读完。圣克劳兹的故事太打动人,在那样一个年代,在孤儿院里,在那些无助的妇女身边,拉奇医生的存在是一件多么幸运而温暖的事情。后半部分荷马随华力辛迪离开圣克劳兹,反而平平无奇,也完全无法理解他和辛迪为什么会选择瞒着华力那么久。如果我是荷马,我一定不会离开拉奇医生啊!
看到后面才明白,“苹果酒屋的规则”只是在指引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最高的规则,是善良啊。到最后,离开的小孩看够了世事,回到了出发的地方,终于承担起责任,成长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5、《永远不要说你老了》村上龙
“我意识到了,我想人生可以重来。人生可以一再地重来,你不觉得吗?”
确实,人生或许能够重来。有其是在绝望和失意之后,若认为人生不可以重来,应该会活不下去。但是,是通过发现其他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地恢复原本的模样。
认为人生不能重来的人,更能重视当下而活。
这本书的原名为《55岁后的hello life》,55岁后的人生真的有重来的可能吗?不一定了。可如果没有愿意重来一次的勇气,或许接下来的要面临的漫长岁月会更加难捱。
当衰老降临,我们认清了自己的平凡,却也不再愿再敷衍自己的余生。五个中篇故事,分享下喜欢的这篇~
《婚姻介绍所》:志津子和丈夫离婚后来到了婚姻介绍所,想寻求人生的改变。她的要求是和前夫完全不同的人,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并没有那么好实现。在婚恋市场沉浮至今的我们都知道,或许能在“婚姻介绍所”这样的地方找到合适的人,但不一定会遇到你深爱的人。毕竟“婚恋的本质就是高攀”。虽然遇到了很多奇葩,前夫也一直对自己恋恋不忘,志津子没有对谁有过妥协,她知道,一旦做出了言不由衷的决定,那么之后的人生和之前形同嚼蜡的五十多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生最可怕的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而不是孤独。”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会惧怕孤独,我相信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志津子也不会。
6、《正常人》萨莉·鲁尼
他此刻才知道,他为了这个秘密牺牲了自己和另一个人的幸福,而它居然一直如此渺小,不值一文。他和玛丽安本可以手牵手在学校走廊里散步,会有什么后果呢?没有后果。没人在乎。
早先在公众号的推荐下看了BBC出品的《普通人》,为玛丽安心疼得不行,这次看完原著又被玛丽安给委屈哭了。
原著中的玛丽安看起来没有那么敢想敢说,她的内心怯懦而敏感,母亲的冷漠,兄长的仇视,同学的欺凌,她只能装作毫不在意来保护自己。康奈尔看起来阳光,人缘好,却为了面子,为了免遭边缘化,视而不见同学对玛丽安的侮辱。
玛丽安想用退让来避免爱人会受到的伤害,康奈尔却觉得玛丽安或许根本就不在意他,那么不如先保全自己。
可到了大学玛丽安却变得受欢迎成为风云人物,康奈尔却缩到自己的世界中,变得腼腆,为了挣钱而忽略社交,也发现了自己和玛丽安之间家庭环境的差距,他逐步后退,说着违心的话,终于把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中学时的谩骂,大学时的赞扬都不是玛丽安和康奈尔想要的,他们最想做的,不过是“正常人”。可“正常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谁又有资格评论谁不正常呢?
玛丽安的自虐,康奈尔的抑郁,或许只是为自己无法融入这个世界而找到的出口,可是谁又规定一定要融入世界呢?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太过苛刻了。
原著和剧版贴合得天衣无缝,BBC真的绝了,每一句话仿佛都有剧中的场景在脑海中闪现,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还是《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两部让我回味无穷的书+剧。
7、《我的前半生》亦舒
做人真是寂寞,你说得对,子君,没有人能够帮我们。以前小时候,我也曾拥有过偶像,后来我发觉,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会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
若能活到70岁,那么35岁前就能算“我的前半生”了。
前半生的子君早婚早育、夫妻十多年后丈夫毫无预兆地背叛,她祈求无果,只能无奈离家从零开始找工作。她明明是智慧型选手,却偏偏要做只知美容购物打牌的阔太:“丈夫要我笨,我只好笨”、“人给什么,我啄什么”。
幸得有女强人好友做引导,她找到了一个普通的翻译文员工作,又在闲暇时分找到了陶艺的爱好,进而获得了自己的事业。此时前夫再来找回活力四射的她,她已不会再回头了。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把精力耗费在沉闷的婚姻之中,直到丈夫找到年轻的“麦瑟尔夫人2号”,她才醒悟,找回了自己。可这时,绝不会再踏回围城一步:“我不是一只狗,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史涓生觉得我笨,身边立刻换新人,史涓生觉得我有药可救,我又爬回他身边。我做不到。”
小说中也提到了鲁迅的《伤逝》,《伤逝》中涓生和子君为爱结合,最后却困顿在经济的枷锁之中,迷失在生活的琐碎之中,子君被父亲接回,最后落得了“一伤一逝”的结局。不知亦舒是否对这个故事有所感悟,才写出了《我的前半生》:“感情是不可靠的,物质却是实实在在的。”
8、《绝叫》叶真中显
你只是尚未察觉,这个世界并不像歌曲和戏剧所描写的那样,存在着“梦想或现实”的二分法。放弃理想,不代表就能得到安稳的生活。“脚踏实地”没有用,因为地面下的泥土松散易碎,谁能保证下一秒不会跌倒?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没人希望坏事发生,但它有时就是会发生。
看完这本书,又刷完这部剧,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仿佛就是在说阳子:一个出生在70年代的日本小镇女孩,经历了经济泡沫,大地震,弟弟自杀,爸爸留下债务出走,被妈妈遗弃,被丈夫背叛... ... 可如果妈妈是爱她的,如果山崎会一直爱她,或许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普通是很伟大的,平平无奇并不可耻。”生活让阳子没法去做一个普通人,为了爱,她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东京,东京却并未宽待这位异乡人,一再让她沉迷,一再让她失望。她被逼入绝境,拿起了毁灭的武器,去寻求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生。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少见地用了第二人称,这一句句“你... ...”让人心碎。她不是“恶女”,她只是想在绝望中尖叫出自己的人生。个人的苦难在时代的洪流中毫无意义,“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逍遥法外又如何,就让阳子在我们的脑海里过上幸福的生活吧。
9、《松本清张杰作选:大手笔/坏女人/革命者》松本清张
没学过写作的我,不知该以哪种小说为取向。不过,我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
不读这套丛书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松本清张可以和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齐名。他从未学习过写作,却独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聚焦社会现状反映民间百态。读他的文字,有种不拖沓不浮夸的细腻感。
在这本书中《恐吓者》中情感复杂的凌太、《等待一年半》中哑口无言的女作者、《订地方报纸的女人》中被莫名其妙情愫驱赶着的作家、《理外之理》中被退稿多次的老人、《搜查圈外的条件》为妹报仇七年磨一剑的哥哥、《真假森林》中功亏一篑的画师,都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有些故事能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冒出冷汗。他的作品中没有鬼怪,有的是比鬼怪更可怕的人心。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案件后都有着细微的突破口来引领着你一探究竟,根本停不下来。
奇怪的是,自己对松本清张笔下的“坏女人”从来都讨厌不起来,从一开始看的《卖马的女人》到《黑色皮革手册》再到这套精选集,我总幻想她们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或许真是骨子里“不劳而获”的基因作祟吧...
“松本清张之旅”自这一本开始告一段落,让人意犹未尽,自然也会在时光中再相会。
10、《我的阿勒泰》李娟
好在这是山野。在这里,“活着”是最最简单的一件事(最难的事情则是修理我们家的新砌的泥巴灶。那个烟囱老是抽不出烟,做一顿饭能把人呛半死……)。而在活着之外,其他的事情大多都是可笑的。
李娟的文字非常质朴清新,读到这样的作品,我是幸运的。
好像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和少女李娟一起坐在毛毡帐篷的小卖部里,满屋琐碎的商品,耳朵里是听不懂的哈萨克语,张着大眼睛去细细观察着身边的人事物。
我们种花,养鸡,捡木耳,看外婆做衣服,逗哈族的小朋友,跟随着牧人进山,卖裤子给他们,听他们用哈语讲述着缠绵的情话。这里是新疆阿勒泰的山区,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有贫穷有小小的抱怨有生死的思考,也有着广袤的小天地里最单纯的快乐。
11、《第九个寡妇》严歌苓
一时间他觉着把她孤单单撇下了。他想也不敢想这十多年的每一天她是怎么过的。饥荒、运动、寡妇避不了的是非。她还水灵灵地活着。
一本书读完,想到了余华的《活着》,同样是透过一个小人物,历史的画卷就慢慢展现在你眼前。可不同于福贵的起落,王葡萄这个寡妇好像就是落落落落落落落... ... 可还是天不怕地不怕地水灵灵地活着:“她的心知晓一切,但她的心不告诉她。”
在豆瓣上看到,这是40-80年代发生在农村的真实故事,寡妇王葡萄在一次批斗中救回了自己的公公,为了免遭迫害,公公在红薯窖里一藏就是二十多年。而期间发生了:抗日战争、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知青下乡、计划生育... ... 突然觉得生活在这段时期的人们都不容易。可王葡萄仿佛就有一种人来挡人佛来挡佛的豪气,好像冷眼旁观着这一场场闹剧,只管喂猪,只管在批斗会下纳鞋底,她不求上进,只求做好眼前的事情,保护好该保护的人。而故事的最后,史屯的人们也终于知道了,破坏他们安宁生活的是“外来杂种”,其实依靠自己就可以活得很好。
这本书里印象最深的是谢哲学的死,那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却为了一口吃食而陷入绝望,以致葬送了自己,不敢想象那个年代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哟。
12、《骆驼祥子》老舍
他们所看见的钱上有毒,接过来便会抽干他们的血,但是他们还得接着。凡是能使他们缓一口气的,他们就有胆子拿起来;生命就是且缓一口气再讲,明天再说明天的。
老舍的文字太深厚,太迷人了,经典之作,永远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中的祥子,本身是一个“老实本分,肯吃苦,真诚自然”有自己理想(哪怕很小)却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父母,没有任何依靠的“北漂”。他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过着不受约束的拉车生活。他计划三年买车,生活中省了又省苛了又苛,像一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和人味。”,这样的自苦让他终于实现了目标!
可苦难却一直萦绕着走投无路的人不肯离去:不到半年被大兵把人车都抓走,被孙侦探骗了钱,被虎妞骗了婚... ...每一次跌倒都让人绝望,却又不得不站起来。“生命就是且缓一口气再讲,明天再说明天的。”整本书前半部分社会环境让他没有选择,而后半部分虎妞死后,特别是小福子死后的噩运则是他自己的选择:堕落。要强已经没用,何不乐乐眼前?
祥子的三起三落让人唏嘘,看完这部作品,你能看到小人物在社会上的艰辛,能看到一个人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怎样颠覆的,能看到一颗朴素的初心是怎样破灭的…不论哪一个年代,做一个好人的代价都比坏人大,这才是最悲哀的。
13、《秋园》杨本芬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早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人生三大悲事都让秋园摊上了。偏偏还要经历战争、自然灾害和时代的苦难。可秋园却是中国社会再普通不过的人,她经历的所有,你身边的长辈或许都经历过。他们都熬过来了,可亲可敬的面孔下,受过的苦难,是你不想追忆,是他们不愿再提起的伤痛。
这本书是秋园的女儿对母亲的纪念,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女儿”也已六十余岁了。这份朴实的纪念,让我几度落泪。
最难忘的一段,是秋园带着两个孩子到湖北逃命,可村子里却开始清理外来人口,秋园迫不得已改嫁,匆匆写信给长子子恒,子恒接到信,号啕大哭:“... ... 难为了妈妈啊,我可怜的妈妈!” 眼泪就顺着这样的句子流了下来。
结尾处,秋园离世,口袋里的纸条记录她为了生计颠沛流离的时间和走过的城市,以及一句“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一阵心酸,也罢也罢,人生无论是怎样的经历,都是会毫不回头走向终点的。
14、《父母: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
爱可以盲目,但教育绝不应该享有这种特权。
身为教育工作者,总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我自己,看到许多普通家长、学生的影子。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于养育的压力也让许多父母日渐焦虑,不知道该不该管教,不知道管教的边界在哪里。对于教育,一知半解比完全不懂更加危险,因为我们总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啊!”难道自己对自己的劣根性还不了解吗?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成人,那么怎么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
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总是忘记孩子也是有自己想法、主见和一定的能力,父母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不断地说教来指导,“播种恐惧的人收获的是担忧”,忘记了我们该以身作则。如果我们不去学会解读孩子种种无意识行为背后的目的,孩子要么变得胆怯,要么加倍反抗你。我们需要把他们当做真正平等的人,给予他尊重自由和爱。比如这一次接收的一个学生,他自己坦言他表现很不好,总是被老师批评,我根据正面管教中的错误目的表去问他背后的原因,他非常诚实地说,他想要所有人都听他的。回家后我马上翻开这本书,对照着和孩子妈妈聊孩子的情况,也给到家长一些建议,学生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家长也乐于接受建议,相信这个孩子会慢慢转变。
在每次和孩子沟通前,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给他提供帮助,或者一起解决某个难题。他是否处于心情平静愿意倾听的时期“语言本是为了鼓励和帮助,而非烦人和抑制。”
通过这本书我自己也解读到了一些我童年时代的想法:比如明知道会被体罚,还是会挑衅,自己的意图是在争夺权力:你应该听我的;比如小学时做作业总是磨蹭到最后一天,其实是表达不愿意做作业不愿意爸妈管教我的反抗等等。
懂得了别人,也治愈了自己,这或许就是阅读的乐趣所在吧。
15、《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约翰·戈特曼 等
在你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之前,有必要扪心自问:“作为父母,我到底有没有真正感受他的内心?”只有这样,才可能针对“孩子到底怎么了”得出正确的答案,才能通过与孩子的真心交流,双方积累信赖,增强联系纽带,进而变得更加亲密。
1、在教育孩子之前,你必须先认清自己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情绪表达并不等于情绪发泄,它是指认清和正视自己的情绪。
2、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生气是很正常的表现,只不过家长需要在表达方式上稍加注意,要尊重孩子,和他沟通,弄情绪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认清当时的情绪和内心感受。
3、无法理性对话时,应给自己一个情绪平静期,科学上有效的自我平静方法:平缓而匀速地深呼吸三到四次,整个过程需要20-30秒。只要心脏恢复稳定的跳动,就可以使人恢复至平静状态。
4、在包容了孩子的所有情绪后,务必给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首先,不做对他人有害的行为;其次,不做对自己有害的行为。
5、让某种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行为,需要63-100天时间,只要努力坚持2~3个月,他们会习惯成自然。不要松开孩子的手,不懈地坚持和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6、如果整个家庭和气融融,哪怕没有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孩子也会幸福成长。如果不可避免地争吵了,不妨坦率地对孩子讲出来(可以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和妈妈的意见不统一,所以正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明确地方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吵架并不是因为他的问题。
7、表扬和批评都要在对的时候说(此时此刻,不要隔太久),而且要说得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批评孩子时,就事论事,不针对人格和性格。
16、《社会动物》戴维·布鲁克斯
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我们这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别人成为了现在他们那样的人。
这本书花了我很多时间细细品读,因为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学著作,作者虚拟了两个人物:来自中国和墨西哥混血的向上女性埃丽卡和来自较好家庭顺风顺水的沉稳男性哈罗德,从他们未出生时父母的爱情到他们的婴儿时期、学生时代,到他们终于相遇相爱,共同经历创业的困难、职场的经历,直到退休,到人生的终结。书写出了他们整个人生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等丰富的内容,也会让我在阅读中有许多思考之处。
真的是重磅推荐的一本书啦!

今年读的书不算特别多,就算是疫情期间,工作也非常忙,网课排得满满的。今年年末又要忙工作,又要忙自己创业,再加上读书会的运营,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阅读让我平静,也让我能安静与自己相处。
没有时间就用微信听(AI读得还真不错):上下班通勤的时间里、做PPT的时间里,基本一周可以听一本。看书就利用课间的间隙、用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发现只要当天课不多,在学校竟然能挤出80多分钟读书的时间,所以iReader和纸质书要随身带(手机诱惑太多)。

没有给自己定太多计划,只是觉得这世界太美妙,我却这样渺小,能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特别开心。每个人的爱好与追求不同,不需要苛求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如果你在武汉,也欢迎来参加我运营的“武汉十点读书会”每月一期的线下活动^^

-
道尔顿四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7 00:15:49
-
豆友2507268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7 00:47:22
-
IC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5 09:28:25
-
dais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7 09:46:12
-
O(∩_∩)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3 14:52:28
-
我試過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19:00:14
-
老非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18:49:58
-
ActionF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15:09:17
-
雨的大白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00:11:58
-
Sy_SKr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7 10:48:37
-
深渊下的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6 00:28:08
-
Over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1 13:40:20
-
是六一大人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9 11:19:00
-
豆友21964133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7 14:12:51
-
JessJ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6 01:47:57
-
一嘉推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5 14:15:19
-
你个泼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3 23:41:44
-
蹩脚侦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3 08:06:47
-
李依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8 21:19:10
-
洛书河图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7 10:40:33
-
落寞看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7 00:42:54
-
Loy3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20:39:31
-
Lon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12:04:14
-
🐰Rabbit Robot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4 22:58:06
-
YGz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4 07:11:46
-
飞鸿雪泥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3 21:49:57
-
恩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3 07:06:18
-
CiangCiang来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20:03:25
-
慧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1 23:21:25
-
爱新菠萝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1 21:43:15
-
不知道取啥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1 08:11:2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1 04:02:07
-
橘子是最好吃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1 09:03:51
-
明创百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22:51:37
-
白日梦想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17:09:40
-
Hzleem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10:03:57
-
袖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08:42:48
-
晴苒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9 21:47:04
-
Skywal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9 19:53:21
-
一纸忧伤落满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9 13:16:28
-
joan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9 09:35:58
-
mQn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23:57:21
-
辣辣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23:49:58
-
喜乐和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8:34:42
-
邵小倩儿_Nanc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3:18:13
-
zko-nannan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0:13:14
-
平明寻白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09:03:18
-
冷面虾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06:43:49
-
心妍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02:24:15
-
爱听红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21:23:53
-
牙好胃口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21:01:02
-
豆友1673547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21:00:12
-
圭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9:44:20
-
ne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5:10:23
-
我有小啾啾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4:58:23
-
竹一zu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3:43:30
-
Rachel79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1:20:1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0:59:01
-
Lilybisit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10:07:08
-
遥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9:54:56
-
七秒读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9:08:23
-
贺鑫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8:56:12
-
千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8:31:4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7:39:16
-
zxdw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2:35:25
-
飝f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6 23:10:24
-
王洛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6 22:46:11
-
宁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6 17:31:05
-
17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6 11:27:22
-
空谷幽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5 12:22:46
-
chen林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5 11:06:49
-
CoMmon Sen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5 07:27:13
-
Krist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4 23:45:33
-
枫小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4 14:59:26
-
豆友21741376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4 13:50:28
-
瀚海霖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23:45:07
-
Dorem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21:37:11
-
一闲乘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8:30:05
-
瑶瑶瑶啊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8:17:21
-
A-YA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7:28:40
-
当代西西弗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7:28:27
-
tonglov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6:55:43
-
江湖偏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6:25:52
-
周科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4:28:01
-
坐待天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12:46:15
-
呆萌系~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9:33:59
-
小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8:10:23
-
海水梦悠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1:44:16
-
小红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1:11:22
-
手打橙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23:25:07
-
沙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21:25:34
-
kinomiyanoh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21:08:22
-
V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20:38:09
-
不二西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19:32:48
-
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19:16:17
-
一二三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19:02:01
-
easonwang2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1 21:26:13
-
小梨小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1 17: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