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2019年12月5日
去年今日,也就是19年12月5日,期末本已回了内地写paper的我,回了一趟学校进行海外交流项目面试。从罗湖到大学站的短短几站东铁线路上就看见不少戴上了口罩的乘客,香港媒体近日有报道武汉出现疑似沙示病毒,我看到也没想太多。直到一出港铁与几位香港同学汇合,她们全部也都戴上了口罩,其中一位马上说“小心病毒啊,宜家好危险。我有带多两个口罩出来、你攞住先”,就塞了个新口罩给我。我当时还想,香港人经过05年沙示一疫后果然特别小心,但是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12月15日,香港资讯媒体持续发出关于武汉疑似爆发疫情的报道,打算到北方去跨年的我特意看了看自己的航班有没有中转武汉。这一天我和家人通电时,叮嘱他们出入要注意,但是内地的亲友都觉得我小题大做了,我也怀疑自己可能多疑了
12月30日晚,武汉卫健委传出了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出现不明肺炎的红头文件,翌日首次披露有27例确诊,表示“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
1月1日,武汉查处了八名散播疫情“谣言”的市民
1月2日,港府开始每日通报疑似及确诊病例。我打开内地媒体看不到对疫情的正面报道,只是在豆瓣看到一些小范围讨论。我又忍不住在家族群里叮嘱家人要提防
1月4日,港府宣布启动严重应急级别,卫生署与高校医学专家开始每天召开记者会公布研究进展
1月6日,新学期开学了,内地学生也都回来了。学校向全体师生通发了校内防疫的措施,有学生组织和女工小食店自发向大家派发口罩

1月7日,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戴口罩才能进课室,听说还有老师在上课前给每个进课室的学生挤酒精洗手液。学校里哪儿都见到校工在消毒。我幸运地在药房买到了一盒150港元/50个的日本少年儿童口罩,无论超市还是药店的口罩都是一到货就被买光了
1月10日,港府公布累计怀疑个案48起,都与武汉有关,而这个数字没出现在国家官方公布的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任一份疑似+确诊统计里,同时泰国、韩国也通报疑似病例了。从传播链条上,人员的流动不可能只从武汉往香港跑,他们中间还可能途经其他城市,而且在近来的社会形势下,访港内地人只可能比到其他地方的少,为什么国内只有武汉和香港通报了怀疑或确诊病例呢?我想起了05年南都的事。那晚我特地对打算一家老幼回湖北老家过年的朋友说“要不今年还是先别回了吧”,也想提醒更多人堤防,但害怕被认为传播谣言和制造恐慌,只是在朋友圈表达了一下担忧
1月13日,香港的公共交通上一直循环播报疫情情况,所有地方的电梯按钮都贴了隔离膜,学校和我住的地方都是每2小时消毒一遍公共区域。不少内地同学虽然在香港读书,还是以微信等为主要信息媒介,不习惯看粤语新闻和繁体字媒体,回港看到周围严阵以待的阵势才逐渐反应过来了。有老师专门对还不习惯戴口罩的内地同学说“不要害怕戴口罩会被人笑,要是不戴口罩传染了病毒才会被嫌弃,和戴上口罩的人在一起是更安全的”,还教大家怎么挑选。很多人开始慌了,纷纷跨区打听哪里可以买到口罩,不少同学起大早出门周围碰运气
1月19日,上完了春节前最后一节课,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假期后回港要一起吃饭,助教还在组织年后的专业团年饭。没想到,那一晚便是我和大部分同学今年最后一次的见面
1月20日,钟南山宣布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传播
1月22日,武汉宣布封城
1月23日,关于新冠疫情的信息,从暗流汹涌到突然决堤般,覆盖了所有国内媒体和社交网络,全国民众悲愤交加。看着新闻报道和当地人的求助,痛心而无力,无法静下来看堆积的reading。想到早期信息不对称造成两地之间在防疫上的平行时空,我忍不住懊恼,其实自己是不是有机会早一点告诉更多人

1月24日,各地自发组织起了针对武汉的各种支援,前东家凤凰网的同事也发起了线上援助。得知研究生室友的朋友也在武汉协和工作、很需要口罩,我马上把援助信息发给了她,
1月25日,香港各高校宣布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延长农历年假至2月17日,我们只好默默等待学校的进一步通知
1月26日,在武汉医院工作的朋友顺利取得了口罩。暖+也在想办法出一分力,为了与其他NGO分流,特别发起了针对湖北偏远医院的支援计划。我问组织者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让我写一篇物资筹募宣传文章,我在情急之下写得不是很好
1月29日,在春运人流的带动下,疫情大幅扩散,尽管身处人口流动不大的广东二线小城市,也感受到病毒的威胁。自回家以来,第一次踏出门,除了街市、超市,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没有多少人,餐厅自1.23就停止堂食了,在路上与陌生人迎面走过都故意保持距离。朋友的先生早几天独自返回了湖北,抵达的第二天其所在的区域也封城了
1月30日,网民开始猛烈声讨武红会
2月3日,据说,三联、澎湃、凤凰等几家走得比较前的媒体被yue谈。这则消息也很快被删了
2月6日,散播“谣言”的李w亮医生去世。是2月6日,不是2月7日
2月7日,全网沸腾
2月11日,香港宣布取消今年的Art Basel和香港艺术节,目测我们专业早已规划好的马来西亚交流、海外实习也可能要凉了
2月15日,香港高校宣布农历年假期再次延长,但我还是打算先回港自我隔离14天,想着万一后面能恢复面授课那就可以马上回学校了。但是美大使馆暂停了办公,我很担心8月到布朗大学的实习项目能不能顺利进行


2月20日,我很喜欢的腾讯专栏“大*家”没了,一开始我以为不过是让闭嘴一阵子,结果是整个没了,因为一篇评论
2月22日,回到香港开始“Zoom University”式网课生活,每位老师都会在屏幕那头对大家说Stay safe & healthy, take care.
2月26日,我们系每个学年的邀请专家lecture改为“While we are apart”的线上系列,这也是特殊时期我们保持与世界联结的其中一个方式了
2月29日,结束14日隔离生活,习惯了之后,其实外界的吸引好像也没有那么大。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
3月1日,太久没有出门,还是趁人少的深夜下楼买了一瓶可乐。在空无一人的屋苑天桥上望着下面安静的马路,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化,但其实很多事情都回不去旧时那样了

3月6日,某王姓湖北高官要求当地深入推行感恩教育
3月8日,新一轮政策之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们都听话了不少,舆论的风向明显有所变化。听到“抄作业”这样的说法,真的很让人生气
3月11日,全网参与“哨*子”主题公共艺术
3月13日,返港以来第一次离开小区、往外走,和同学去了旺角的书店、看了涂鸦、吃了手撕鸡猪肠粉。回来后双腿竟然生疼,真的太久没有活动过了
3月29日,看着疫情一天天蔓延至全球,还是忍不住想象“如果……”
4月7日,每一堂课都花5分钟对我们说stay strong的老师,今晚分享了王尔德的一首诗勉励大家: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stars.
4月13日,在同一小区里,还住着一位从北方来港求学的同学。我猜她一个人是不是挺孤独的,打算煲好汤拿去给她,没想到她说她已经离港、身在深圳隔离了。因为香港疫情有所反弹,尤其她所住的那一栋,她担心有危险、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走了。我再一次感受到,有的时候真的由不了人好好告别
4月21日,美原油价格跌至负值
4月24日,我们系把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搬到了线上举办,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而言,这都是第一次,面对疫情时代,我们全部人都同样年轻——艺术节的主题为「At the Age of Being YOUNG年轻时代」

5月12日,接近2个月,一边在搞艺术节、一边写paper,一边想办法给在芝加哥从事医疗工作的表姐筹措防护衣物、护目镜等物资,光是要买到能符合传染病医用环境的已经非常难,有的下单后又被厂家撤了单,又刚好遇上快递政策变化,物资在深圳→香港的路上花了1周+清关、又在香港机场等舱位等了2周。另外,原来做药剂师的表哥早前出差英国时也在那边感染了新冠,他们怕国内的家人担心等痊愈了才说
6月3日,课程上完了,这个学期除了1月开学前三周的面授课,最终其余都是网络授课。和同学约了老师与助教在学校见面。在内地成长、从清华一路到国外的学府、现在香港教书做研究的老师说,要剥除外部叙事的二元、丰富视野的多元性
6月10日,尽管收到了布朗大学的scholar invitation作为visa背书,美国大使馆从2月到现在一直没有开,所以我再不情愿也只能与这个海外实习机会道别了
6月15日,没了美国的实习,柳暗花明地获得了香港书展的实习机会,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书展还是充满了各种未知之数
6月22日,这一天很晒,我人生第一次看到了日全食。2020年,好的坏的,真的带给我太多全所未有的经历了。在同一天,长江爆发了一场自194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洪水,比1998年造成4000多人死亡的洪灾还高0.3米。然而,我们听不到内媒的声音
7月10日,官媒正式确认,南方洪涝灾难已造成3020万人次受灾。而香港书展也因为疫情原因,再次宣布延迟。在线下艺术节、马来西亚交流、布朗实习先后取消后,这次的打击也就没那么大了
7月31日,在港生活进入倒计时,我把部分行李收拾了寄回内地
8月16日,大半年没见的几位香港、内地同学和助教来我们家吃饭,当作farewell gathering
8月28日,再回了一次学校,香港中文大学,我10岁时便想来的学校。我知道,很快我就会想念这个地方
8月30日,提交了核酸检测样本
9月1日,在往年开始求学的那一天,我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走过了从香港返回内地的口岸边境。疫情之下,甚至来不及和在港的亲人当面道别

11月20日,毕业礼前3天,本已布置好场地的学校最终宣布取消线下仪式,于是我们在zoom上接受了校长的“虚空拨穗”。其实以防这一幕的发生,我和室友借了毕业袍提前在学校拍了几张相片,但是一直不愿意发出:仿佛发出了、线下毕业礼就真的没了,这是未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愿意承认的,这个线下仪式对于我们这坎坷的一年而言别具重要意义。经历了太多的失望,真的到了线上毕业礼进行时,事情反而有点滑稽,而我们大家也自high地互相鼓舞、用文字高呼“毕业快乐”
……
这不过是我,一个幸运而普通的人,过去一年跨越信息与地域夹缝所留下的一些记忆。
截至2020年12月5日,官方通报的新冠肺炎国内累计确诊数字是94142、累计死亡个案为4753例。请大家不要忘记,这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生命及他们原本健康幸福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