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朋友突然脸很臭,脾气很暴躁,很可能是因为牙疼!
俗话说“齿白三分俏,貌美齿为先”。在现代人际交往中,一口整洁、健康的牙齿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当然除了好看之外,牙齿的情况也能反映出身体的一些问题。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牙齿的相关问题吧!
一、龋齿
龋齿,也是常说的蛀牙。西方医学研究发现,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童,导致龋齿形成有四大因素:
1、牙齿上的细菌过多
2、每天吃的食物含糖过高
3、牙齿本身较脆弱
4、食物留存在牙齿上的时间过长

这四个因素综合起来,即牙齿表面上的细菌分解食物产生了酸,长时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龋齿的形成。
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很多小朋友总爱吃甜食,但一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有蛀牙的出现。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为什么小朋友会偏爱吃甜的。
中医上讲,“肝胆属木,主生发(fa一声)”。《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提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甘者,缓也”。

也就是说,如果生发过于旺盛,小朋友就会出现爱吃甜食的情况,同时,吃甜的也能够帮助舒缓生发过旺的趋势。
爱吃甜食会导致蛀牙,但背后根本原因是肝胆的生发力过盛。因此如果从根本上解决肝胆生发过盛的问题,就可以有效缓解爱吃甜食的情况,减少龋齿发生。
不过平时也要多注意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二、牙齿发黄
正常健康的牙齿颜色应该是偏米白色的,不是纯白的。
但是很多朋友的牙齿会发黄,包括一些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上讲“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可见牙齿的质量、光泽度与肾气水平有关系。
所以牙齿发黄,根源上是在于肾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还常伴有不自觉地抖腿、跷二郎腿儿、健忘、尿频等表现。
现在很多人一味追求像明星一样洁白的牙齿,借助医疗手段,像牙齿抛光,美白,贴牙贴等,这些都会损伤牙齿自身的保护层,导致牙齿敏感,疼痛或者过早脱落。

所以想要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养好肾气是关键。
三、牙疼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很多朋友深受牙疼的折磨,那牙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里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体内津液不足,虚热上扰导致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上火”了。
津液可以理解为身体一切能够利用的好水。身体各处都需要津液,一旦津液不足、濡养不好身体,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为什么缺乏津液会产生虚热呢?
举个例子,一盆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中午,很快就热得烫手,但是大海在太阳底下,很难达到烫手的程度。这是因为水量越大,越不容易热。

身体也一样,津液水平越足,越不容易有虚热。
二是经络循行的角度。这要具体的分为上牙和下牙。
《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第十》中说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入上齿中”,“大肠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入下齿中”。
可见上牙是胃经循行,下牙是大肠经循行的地方。所以牙疼与脾胃和大肠也密切相关。 保护牙齿是贯穿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那平时该如何保护牙齿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以下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叩齿法
晨起后,先不说话,口唇微闭,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
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
二、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因此下牙疼痛时按揉合谷穴5分钟,疼痛会减轻。 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
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 肾腧穴。

艾灸肾腧穴,可以补纳肾气,激发体内阳气,提高肾气水平。
每次艾灸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一周2-3次即可。
要注意的是,艾灸前后一定要多多补充热水,以免上火,影响睡眠。 三、小主千岁养生热泡茶 小主千岁五款花茶均化裁自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以恢复脾胃功能为设计根本,采用纯天然绿色草本,结合现代人的体质特点精确配伍而来。
其中,睡美人侧重于清热生津,快速补充津液,提升身体的津液水平,增加津液对肝胆的濡养,缓解肝胆生发过度的问题;

暖小主化裁自《伤寒杂病论》中温经汤的立方思想,配伍中含有肉桂,肉桂有引火归元、恢复肾气之效,整体可以温暖下焦、温补津液,帮助身体恢复根本,增强脾肾功能。

过程中可以搭配小主千岁元气膏,小主千岁元气膏配方取自《伤寒杂病论》,融合了千年经典古方:芎归胶艾汤、当归建中汤、温经汤。

元气膏从健脾胃,补津液多重角度出发,帮助大家补津液,增加津液对身体各处经络的濡养,缓解上火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恢复脾胃功能,增强身体能量。
最后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餐后清水漱口,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免受牙齿问题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