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刘慈欣
就像刘大大在前文里说的,不要被开头所迷惑欺骗,它绝对不是你想象的样子,它肯定是你意想不到的一程科幻之旅。二十世纪的中国,二十世纪的黄土高原,那是一个一直被作家津津乐道的地方,一个说起贫穷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地方。
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想不起他的名字,那个教师。本来就是一个小短篇 ,我的记忆再不好也不至于连一个名字也记不住。通篇都是第三人称“他”只有从后面孩子给他立碑的时候才知道姓“李”。也许这也是刘大大想要告诉我们的,教师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人。要不是文章需要,或许那个姓氏也不会出现。
李老师,他的生命也是上一个乡村教师给的,于是他也成了一个乡村教师。哪怕中学毕业后本可以有很好的机会留在乡政府,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那个他从小长到大的地方。一个充斥着迷信和愚昧的地方,一个他想要改变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爱情抵不过一瓶廉价香水。
在这个地方,由于柴油和时间分配不均,他们把唯一的拖拉机分了,就是分了,你拿一个轮子,我拿一个盖子。
在这个地方,他们会愿意花费3万来办酒席而不愿意花300去医院生孩子,最后产妇难产而死。
在这个地方,他们会把学校的房椽拆下来盖庙,会拿申请下来的教育基金来唱大戏。
“在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皮房子里,一屋子人在沉睡。就这样让他们在睡梦中死去,他们感觉不到痛苦。可是如果你喊醒了几个人,让那几个人眼睁睁的等待着自己死去,那对那些人是多么的残忍。可是你又怎么知道也许那醒来的人真的或许有办法打开这个铁皮屋子呢!万一呢!”——鲁迅的《狂人日记》
李老师,就这样一辈子就在这个地方教书一辈子。可最后他还是拿不出两万的救命钱。还有因为他的耿直,他的做法,他也没有受到全村人的尊重。他会把孩子从打工的地方拉回来,这样那家人就失去一个收入来源,他拉着教育政府人员逼着乡村们把教育基金还回来,让乡民们本来可以看的大戏煮熟的鸭子飞走。。。
如果只描写这些,只记录这些,那就是一篇普通的歌颂乡村教师的文章。但这是刘大大的文章。
第三章,开篇就是历经两万年的宇宙银河系大战。硅基文明和碳基文明之间的生存较量。战争波及整个银河系,时间跨越两万年,终于碳基联盟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微弱优势赢得战争。
为了把硅基文明赶到银河系最荒凉的区域:第一旋臂的顶端。防止他们进行大型战舰恒星蛙跳,他们要在周围建立一条5百光年宽的隔离带。读到这边的时候心跳就开始加速,是的,猜的没错,太阳系就处在隔离带中。由于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战后他们迫切需要重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在隔离带中他们将进行筛选,只有3C级别的文明才能得以保留。
五百光年的范围,数以亿颗的恒星,如果想要全面检测简直是不可能。所以当发现恒星系里有生命的存在,他们随机抽检,如果能回到出他们应该达到3C级文明的问题,就代表通过。如果没有,那就用奇点炸弹给完全销毁。
“祈祷隔离带中那些可能存在的文明在其星球表面的分布尽量均匀。”读到这里的时候,心跳加速。因为已经猜出他们随机选中的对象是那些人。
在李老师弥留之际,他用他最后的烛光点亮了孩子们的物理世界。他给孩子们讲了牛顿三定律,让他们背下来。就是这三定律拯救了整个太阳系,确认我们的文明级别在3C。对于后面的多样抽检,判定为我们的文明级别是5B级。一个完全没有先天记忆的种族,一个还靠振动传播消息的种族,没有其他高级文明的帮助,自然进化到5B级别。这在整个银河系联邦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代知识的积累都是靠一个个体进行传播,他就是“教师”!为了便于他们研究太古文明和银河文明,就这样让这个文明不受干扰的进化下去。
这颗恒星一百光年的范围也列为禁航区(这难道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文明存在的原因吗?)
从一个小山村转换到银河系,这也只有刘大大了。
从这个全新的角度看教师,更加让我们对他们可敬,他们是文明延续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