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立方米的关爱,智慧养老为老人生活带来安全感
0.01立方米的水能做些什么?
做两顿饭、给鱼缸换一次水
简单洗几件衣服……
对于家住上海市长宁区
江苏路街道87岁的张美霞老人来说
这0.01立方米的水“能救命”
“我们独居老人最怕的
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街道说要给我装上这个智能水表
我举双手赞成!”
张奶奶口中的这个智能水表
正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

87岁的张阿婆在厨房里刷洗餐具。
给独居老人安装一个智能水表
实时监测老人的用水情况
12小时内用水量一旦低于0.01立方米
街道层面的“一网统管”平台
就会接收到报警信息
并及时通知社区,社区志愿者
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老人情况
“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都有
‘一对一’结对子的志愿者,
平日里我们每周都要上门看望这些老人,
但没办法做到无微不至。
这些智能设备就派上了大用场,
把老人的日常细微处都能关照到。”
张奶奶的结对志愿者李春说
“只要用水超过0.01立方米
我就知道老人在家还很好,
我也就安心了。”

张阿婆家的水表上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
网友纷纷为人性化的智能水表点赞,
盛赞为“0.01立方米的关爱”
并表示,建议全国推广!





其实智能水表的监测和报警原理并不复杂
引发热议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科技含量之高
而是在智能水表背后
折射出对老人的关怀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
当社会的队列大步向前奔走
总要有人伸手拉一把落后的老者
独居生活近20年的张奶奶
平日里爱在阳台养养花
手机只会“打打电话、拍拍花”
她感慨,以为自己会是
被科技进步“忘记”的人
如今家里安装的高科技
“四小件”却给她带来不少安全感

张阿婆家门上的门磁设备,可以向街道城运中心提供特定时间段内的开关门次数数据。
智能水表、智能门磁
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
上海不少独居老人正在
被这“四小件”全方位守护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内景,报警信息实时传输至这里的后台。
“我们之所以积极探索智慧养老,
不仅是解决现实痛点,
也希望让老年人
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
街道党工委书记戴涛说,
“智慧城市的建设既要有智商也要有情商
未来我们不仅关注
0.01立方米的用水下限
还将探索上限
一旦监测到用水量
暴增或长时间持续用水
我们都会预警
让志愿者上门看看。”


偶爸APP
偶爸APPA商城内设有智能设备专区,帮助子女更好地关爱长辈,了解长辈的健康状况。
智能电话手表
爸妈上了年纪,眼睛花了,普通手机用起来十分不方便。买个字大、屏幕大的智能手表再贴心不过了。不仅可以一键呼叫,还能够监测血压、心率,内置卫星定位,随时了解长辈位置,即使不在身边也可以放心。
智能手环
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一种高发疾病。智能手环可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为长辈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对于打鼾人群、老人、身处高原缺氧环境的人来说,智能手环还可以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身体状态一手掌握,对于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定位器
对于失智老人来说,子女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监护老人,只能靠定位器来掌握老人的位置。当老人走丢时,定位器会自动报警通知关联手机号,让子女第一时间了解到老人的动向。如果老人摔倒,还可以长按3秒开启SOS,呼叫家人号码,紧急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