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与法布尔
曾几何时,自诩有文化的人以看过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三部曲并能引用其中的几句为荣,普罗旺斯这词儿貌似是比较小资的人专用。没成想普罗旺斯这么拗口的名字,连不识字的卖菜老太太现在都说的倍儿溜,跟她去过好几趟似的,那还不是因为普罗旺斯西红柿?
这种西红柿原产于法国普罗旺斯,近几年引进到国内,口感沙、味道甜,深受人们欢迎,为什么这种西红柿好吃呢?就是因为普罗旺斯这个地儿,日照时间长,有时一天长达16小时。
阳光是极好的镇静剂,时光悄无声息如梦幻般流去,日子悠长舒缓,甚至有些慵懒,生活如此快乐!美丽的句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更多游客。其实普罗旺斯现在才火起来也太晚了点,早在14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人生于斯长于斯,其作品也多次描写了这个舒缓慵懒的阳光之地,他就是法布尔。
提起法布尔,不能不说昆虫记。
昆虫记首先是一部科普著作,细致精微地介绍了很多昆虫的生活,但并不像昆虫教科书那样刻板,而是很有趣、很吸引人,其中的悬念、扣子,让人想起东野圭吾。
昆虫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诗作品,软声细语、娓娓道来、轻松诙谐,让人想起汪曾祺、梁实秋;其中还不乏优美的诗一样的文字,让人想起泰戈尔。
昆虫记还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辩的哲学著作,充满了对于宇宙和自然的思考,其简练而又典雅的思维令人想起黑格尔。
昆虫记还是一本个人传记,书里穿插了法布尔自己一生的经历,是如何与昆虫结缘,又是怎样在贫寒的条件下执着热情地进行研究,甚至陪伴他的一张书桌都让他写得富有人性,连枯燥的数学几何学习都写得那么抒情、那么人文。
昆虫记是一本探求真理的书,充分体现了“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精神,他敢于质疑昆虫学的前辈宿儒,破除人云亦云的迷信说法,只以观察结果为准,追求真理、探求真相,以“求真”为终极目标。
昆虫记是一本充满爱心的书,既有美的人性,也有美的虫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它的快乐和痛苦,比无限大的物质,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读着读着,恍惚间好像在读佛陀的书,众生平等。
法布尔通过观察思考,对一些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能也因此导致了大量删减版的出现,其实全书200多万字,相当三套《红楼梦》,岂是薄薄几册儿童读物所能代表?
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和结论,我觉得也许这才是法布尔留给世人最大的遗产。
斯人已逝,巨著常存。

-
伊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8 1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