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问「1~10问」:佛为何「只渡有缘人」而非「普度众生?」
答案是显现的。
1
问:你好,小舞,平时写商业文案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可以看的吗?
答:几乎没有看过关于商业文案的书籍。其他书籍的话,一般也很少作推荐。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阅读习惯都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很少作书籍推荐。如果有好友咨询推荐书籍的话,一般回答「按照自己的心性看」。读书跟当下的生活状态有关系。跟自我的认知程度也有关系。不同的人生轨迹,看的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心性来寻找书籍即可。书店、读书类榜单可以翻阅,寻找喜欢读的书籍,再去购买或者下载。目前在看的是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日式书的特点,一般都有一段独特的独白,留给你反复咀嚼,直至领悟。
2
问:如何成为一名自由职业?
答:成为其实并不难。这是一个动作。遵从内心期许,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达到。难的是持续做自由职业。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做一件事。同样道理。并不能因为年岁的渐长而忘记年少时学习过的通俗易懂的道理。需要反向寻找答案。
3
问:没有基础可以写作吗?
答:写作之前应该是记录。记录是人人都可以的事情。用文字记录,用图片记录,用影音记录,只是方式不同。在记录中寻找一点点属于自己的风格,不断继续下去,用人人都可以的方式去表达内心,实际上是人人都可以写作的先兆。文笔和文字是两回事。文笔好的人,并非能够打动人心,文字运用得十分巧妙的人,也不见得能够拿到奖项。真正的写作,是站在一定的角度窥探这个世界,用你的感知记录所见到的一切。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技巧,我只能回答两个字:用心。
4
问:你是如何走上自由写作之路的?
答:一开始是一种爱好。开始每天写作,记录一切生活中发生的事。后来是成系统的开始在写作上训练。得益于自媒体时代的开放与发达。从最初的小编开始,慢慢成为写作者,主编。积累一定量的粉丝之后,决定离开职场,成为自由撰稿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自由意味着不自由。也意味着绝对的自律。每天需要保持一定量的阅读,爱好成为饭碗的时候,还需要调整心态。庆幸的是,我有一些非常喜欢我的读者。从最初开始写作的时候,便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看我的文字,我便接着写。义无反顾。写作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或者天赋,自由写作需要好的心态。这是我要说明的。一腔热情可以获得短暂性的胜利,但如果要保持长期输出,便要有计划的长期输入。相辅相成,别无他法,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5
问:如何看待二十多岁的迷茫?
答:迷茫是常态。和抑郁、暴躁一样,都是情绪发出的本能反应。坦然面对即可。同时,迷茫的不断出现,是自身能力不足的印证。因为想要得多,而达到的又少,因而产生迷茫。降低欲望,或者增加能力皆可。确立明确的目标,设立切实可行的完成计划,按照计划走。天马行空是创作能力的要求,而非实际目标的行动进程。需脚踏实地进步,一步登天的事情,少之又少。相信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能通过持续努力。
6
问:如何培养自律的能力?
答:初学者可以列计划。拿出一张A4纸,打印好要做的事情,每天的时间节点,贴在最显眼处。并且写好惩罚。比如完不成阅读30分钟,就要做30个俯卧撑。会惩罚自己,也是一种自律。安排固定的时间外出。拒绝不必要的社交。这是关键。不能因为今晚要和朋友唱K就放纵自己晚睡。不能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就放纵自己胡吃海塞。自律是切身行动。
7
问:我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几乎没有改变的余地,我想逃离,却始终逃离不去,该怎么办?
答:讲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她经历了父亲出轨、母亲软糯,弟弟烂泥扶不上墙,而自己呢,却是本硕连读,嫁给初恋,现在拥有一间自己的独立工作室,任职某个账号的主编。她是贫民窟女孩。上大学时打三份工养活自己、出轨的父亲及他的情人,无能的母亲、扶不上墙的弟弟,她的心里会有芥蒂和抹灭不去的对原生家庭的恨,但同时并不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弹古琴、旅行、摄影、社交,有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我想,原生家庭是每个人作为人的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的选择,而后的所有变故,都是你的选择而已。那么请接收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而非抱怨。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是一念之间,而怨念和放下,也是一念之间。仅此而已。
8
问:为何佛是「只渡有缘人」而非「普度众生」
答:问题的主人是一位邀请我与他共同做公益的男子,他比我小三岁,经历家庭破碎后在事业上找到寄托。一路顺风顺水,融资,搭建团队,梳理战略核心,最终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的心性会有一种特别的气味,是区别于茶水、咖啡、果汁、饮料,是和山泉水一样有着清雅甘甜的。然而他找我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地聊「公益」,而是试图说服我去报一门心理课。他说,「上了这门课,你将不受抑郁症的折磨,不会被原生家庭牵绊,不会有过多的杂念和尘世纷争,你会变得很纯净。」我问他,「多少钱?」他说,「初级课4800,第二阶段是18800,我现在已经上了第二阶段的课,我觉得我开始与原生家庭和解,开始为过去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感到自责和内疚,开始为自己赎罪。」我说,「那么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来了。」佛为何只渡有缘人,而不是普度众生。因为不是所有的众生都值得度。交谈后得知,他的事业受挫,负债累累,试图寻找到另一种心灵寄托和安慰时,往往会做出被外界蒙蔽心性的思考。实际上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9
问:为什么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难过,情绪低落?
答:朋友来看望我,带来一盒冬日里价格不菲的草莓,以及一片她在路上捡拾的落叶。叶子是银杏叶,是这个季节独有的一番美丽。到了我家之后,她勤快地去洗水果,催我吃几个,「甜得很」,而我却独爱那一片叶子。小巧精致,脉络清晰,开叉口也是极其自然的流线,叶柄不长不短。特意为这一片落叶挑选了一本心爱的书。把它夹在有折痕的笔记处。轻轻抚平折痕,随后放回到书架上。朋友说,「不过一片叶子,干了不如枯柴,何必呢。」的确,何必呢。可是架不住我喜欢。而那盒昂贵的鲜艳的草莓,却是真正的枯柴。因为它不在我的心里。所以,人为什么总是会莫名其妙地难过,情绪低落?其实和莫名其妙地快乐,荷尔蒙冲动,是一样的。它原本就没有答案,那就不必要去寻找答案。遵从内心的选择,那个声音会告诉你,该开始了,该结束了,该开心了,该难过了。
10
问:同时爱上两个人怎么办?
答:始终坚信,人的一生不可能只喜欢一件事,一种食物,一个款式的衣服,因此,也不可能只喜欢一个人。表达爱,是人性中的一个原始基因。无法被自然消除,也无需去消除。这是人性。同样也是物种的天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面临两个爱人的现状。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选择让你笑的男人还是让你哭的男人」,我的回答是:选择让你哭的。笑并不难,一束花、一份知心的礼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能够让你笑,然而哭就难了。难在哪里呢,难的是这个人要从你的心里先落下种子,再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时,被人连根拔起。这种时间和付出的精力就已经证明了你更爱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