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49 考古学通论
④ -- 无
二、复习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考研政治在我看来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理想成绩的科目。我把政治的复习放在9月10月初开始(整个暑假是专业课复习的大好时光)。复习分为强化、冲刺两个阶段,所谓强化我的选择是肖秀荣的1000题搭配徐涛的强化视频课程,基本上每听完徐涛的一节课搭配做完肖秀荣的1000题,强化节奏是每天大概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半月左右。强化过后基本进入11月份,所谓冲刺阶段就是搭配肖秀荣的8套卷、4套卷、形势与政策小册子,8套卷注重选择题,4套卷重点背诵分析题,期间穿插着其他考研老师的押题卷的选择题。这样下来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英语我是比较早准备的,大概3-4月份慢慢开始的,3-5月份的那段时间我的复习节奏还不是很紧凑,因为自己平时还要上课,所以英语主要以背单词为主,单词的话我选的新祥旭英语,因为当时新祥旭英语很火,我就报了它的系统班,所以连带英语单词、阅读、语法、写作我都跟的是新祥旭英语,新祥旭上课的频次和节奏很科学并且也很系统,基本上不用特别担心,本身我的英语底子不算特别差,所以学起来还是学有余力,这里学姐要给大家一点建议,市面上现在不同的课程特别多,我们在考研时期焦虑的心情会促使我们要去选择不同的课程去学习,例如单词、阅读、作文、语法很多同学都会分别选择课程学习,我不否认这些课程的确有自己的优势之处,但是考研期间我们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因此大家如果一开始选定一个课程,那就扎扎实实的从头跟到尾,内容都是相差不大的,是否学的进去,将别人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这个是需要自己钻和悟的。
专业课考研参考科目:四川大学考古学招生简章中没有规定具体参考书目,我们新祥旭根据以往数据以及其他大学考古学招生简章整理了相关参考书目,你们可以进行参考使用。
《大百科全书考古卷》1986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与博物馆学卷》
《中国史纲要》(上、下册)翦伯赞,人民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
《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
《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2005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2年版;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物印书馆,1998年版;
《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版。
《金石学》朱剑心 ,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历代书法论文选》及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黄山书社1990年版。
《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著,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1982
第一轮复习,根据目录理清逻辑顺序,在脑海中搭建知识框架,然后再次进行重复精读,建议可以结合课后习题部分进行自提问和答案分段论点句标注,这样既填充了知识框架细节也有助于抓住重点。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一边复习教材一边看历年真题,分析出考点分布以及分论点答题内容和方式。
最后第三轮复习中,建议重点参考历年真题,及时查漏补缺,结合考前冲刺资料高效备考,力争在专业课的分数上拉开差距。
另外,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找到方法节奏提高效率,找到重点难点提高分数,报班的话就很好实现,毕竟专业课的分值很大程度决定考研的成败,不同院校专业的课程都是定制的,更有针对性,我是在新祥旭学长这里一对一辅导的。
三、总结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拉锯战式的过程,期间需要考生收集很多信息,准备很多素材,有备无患方能按部就班。
(本文来源于微博考研学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