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读的《昆虫记》就选这本!
看了这版《昆虫记》绘本才知道,原来虫子也能这么美!
滴!2020剩余不到一个月,孩子今年的“阅读KPI”完成了吗?
不过我们都知道,给孩子买书,量不在多在于精。
今天,小编就为家长们介绍一套宝藏科普绘本——《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

这套书改编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今年刚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但其实在小编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经推荐过。
当初,我以为《昆虫记》只是一部科学著作,现在再看其实并不尽然。
《昆虫记》原名为《昆虫学回忆录》,在书中,作者法布尔不仅详细记载了昆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还插入了很多自传型的回忆,阐述了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种种感想和心得。
它更像是一部“真实的童话”,讲述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妙。读起来妙趣横生,回味悠长。

《昆虫记》诞生至今,得到了来自文学界的无数赞誉与推荐。大文豪雨果称它为“昆虫学界的荷马史诗”,鲁迅则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思考,像艺术家一般观察,像文学家一般写作。”
而在社会发展飞速,钢筋水泥林立的如今,《昆虫记》对孩子们还有着一层特殊的意义。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纯粹的大自然。通过阅读《昆虫记》,可以激发他们观察昆虫、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唤醒每个人心中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市面上这么多版本的《昆虫记》,该怎么给孩子选?
《昆虫记》原著篇幅很长,孩子读起来相当有难度。所以在各大网站上一搜索,就有无数改编版的《昆虫记》,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在小编查阅数套、反复对比后,便确定《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一定是小读者们最好的选择。

其实,这套书已被昆虫专家、童书大V和各大媒体一致推荐过,成为了众多读者的第一选择。它的中文版销量已经超过150万册,数年间得到了10万+读者的真实好评。


中科动物研究所昆虫专家刘晔介绍说:
“如今,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自然离人们越来越远,当我看到这套书时,我满怀激动。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昆虫知识,常常让我回想起观察昆虫的那些有趣时光。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样,体会到发现自然的乐趣。”

知名科普博主、昆虫学者三蝶纪,也是本书的审订者之一,是这样推荐的:
“这套书由日本知名的插画师和文学奖得主共同创作,以生动的插画再现了这些昆虫的生活,将文字转化成了可以看见的画面,画风清新、写实、精准。除此之外,作者还补充了这些昆虫的观察和饲养方法,鼓励儿童像法布尔一样,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自然。”

童书推广人丹妈对比了许多版本的《昆虫记》,这一版排在第一位。
“阅读《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这套书,既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引起他们观察自然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学会观察世界的方法。叮当3岁时,这套书我带他读了无数遍,日本文学大师小林清之介优美清新的讲述,配上松冈达英等生态画家逼真的绘画,怎么看怎么完美。”

绘本妈妈海桐也推荐过这套书:
“全套12册,内容涉及我们熟悉的屎壳郎、蚂蚁、蟋蟀等。该书的插画细腻柔软,文字活泼生动,是一套很美的科普读物。”
- 讲给3~8岁孩子的昆虫故事
这套广受好评的绘本版《昆虫记》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选取了《昆虫记》中,12种小朋友最熟悉、最有趣的昆虫作为每一册的主角,知名科普博主三蝶纪与日本的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蝉研究专家、蚂蚁类研究会前会长等专业昆虫学者的审订确保了其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

不得不说,它实在是太适合学龄前或低年级的小朋友了!给小朋友的科普启蒙书,一定要从简单易懂的入手。
作者小林清之介不愧是著译过数百本儿童书籍的知名作家,很擅长于以儿童视角叙述,生动、亲切地开了一段段有趣的昆虫故事。
比如,在介绍螳螂时,作者会从观察与联想开始,

“它总是静静地将弯曲的前足举在胸前,一动不动。”
“螳螂真的是在祷告吗?”
在后面,作者便一步步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是螳螂等待猎物的姿势。
而关于蝉在地下的蛰伏,作者是这样讲的。

“如果没有天棚,下雨的时候,水就会流进来。或许,可怕的老鼠和麻雀也会钻进来瞧瞧呢。
‘这里有蝉的房子’这件事,可是必须要保密的。”
是不是很像好朋友在和孩子对话呢?
3~6岁的孩子要看这套书,推荐亲子共读,书中的文字非常适合念给孩子听。
而6~8岁的孩子,自己就能完整地读下来了。
- 绘本大师笔下的最美图文
当然,这套书最突出的优点,还要数它的“美”!
松冈达英等日本顶级生态画家与小学馆文学奖得主联袂打造,亲切朴实又富有诗意的语言,精美细致又不失真实的画风都将它与市场上其他版本区别开来。
根据小编调查,市面上有些昆虫绘本画风过于卡通、夸张。打开一看,蚂蚁用两条腿“站着”走、瓢虫的白眼翻到了天上……可以说和现实中的昆虫没多大关系了。
而《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画风清新细腻,既还原了昆虫的真实样貌,也不会让孩子感到害怕。

时而镜头拉远,展现昆虫在大自然中的和谐景象,柔和的色彩、巧妙的构图让画面充满美感。

时而描绘近景,将一只只生动的昆虫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仔细看看,还能看到一根根触角和毛发呢。
为了让小读者们看清蟋蟀发出声音的方式,绘者放大了蟋蟀翅膀上的脉络,将平时难以观察到的地方都仔细描绘出来。

书中的绘图如此用心,语言当然也不落俗套。
来看看对菜粉蝶的这段描述吧。

作者将它化蛹而出,伸开翅膀的姿态比作张开船的帆,又将它上下翻飞的景象比作白色的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般文字配上淡彩图画,将《昆虫记》原著的优美诗意一展无遗。
- 内容丰富,一书多用
这套书还有一点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每个昆虫故事的后面,都附有高清照片、昆虫档案、观察实验和名著解析,一本书达到了N本书的效果。
大幅的高清照片,让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能辨认各种昆虫。

小编最喜欢的观察实验部分,则以风趣可爱的漫画介绍了各种简单易行的观察方法,鼓励小朋友们在阅读的同时动起小手,亲自参与到探索自然的过程中。


在昆虫图鉴这部分中,介绍了昆虫的特征、同类和鸣叫声等等丰富的知识,激发孩子的科学心。

在名著解析部分,我们可以了解法布尔的人生经历,《昆虫记》背后的故事与这部名著真正的意义。

- 勇敢走进小昆虫的大世界
最后,对于和我一样不喜欢虫子的家长们,小编还想说一些真心话。
作为许许多多“恐虫患者”之一,听说要看昆虫绘本,小编最初也是抗拒的。
但是,当我把《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送给4岁的小侄女时,她对里面各种各样的“大虫子”非常好奇,一个劲儿地缠着我给她读,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变身魔术师菜粉蝶》和《杂技演员屎壳郎》,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看着小侄女沉浸在绘本中的样子,我不禁反思,是不是我用成年人的审美,擅自给虫子贴上了“恶心”“恐怖”的标签呢?其实,大多昆虫并不可怕,是我们的“偏见”让它们变得可怕。
说来神奇,通过读这些昆虫故事,我开始了解昆虫的生活,也渐渐改变了想法。原来,每只小昆虫都是广袤的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也有着自己的一生。
昆虫在自然界中也有他们的责任。在《打洞专家象鼻虫》中,作者对于“象鼻虫是坏虫子吗”这个问题,给出了辩证的答案:它毁坏了橡子,对橡树来说,的确是个大坏蛋;可是,它也起到了防止树木过度繁殖的作用,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昆虫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歌唱夏天的精灵蝉》中,作者讲述了蝉在地下长达几年的蛰伏与在地面上短暂的一生。正如法布尔在原著中所写“估算一下,蝉在树上的时间大约只有四五个星期。快乐是如此的短暂,它们依旧响亮地歌唱。”

《高明的麻醉师泥蜂》中,泥蜂麻醉了青虫,作为泥蜂宝宝的食物,展现了自然界残酷的一面。但最后,看到泥蜂宝宝经过长长的睡眠,终于变成了成年泥蜂,我又忍不住为生命的奇妙而感动。如果不是吃了青虫,泥蜂宝宝也就不会一次次蜕变,来到这充满阳光的世界。

“‘哗!’灿烂的阳光照耀在爬出洞口的泥蜂身上。
‘唧唧、唧唧!’泥蜂快乐地扇动着翅膀,精神百倍地向外爬去。”
看,这套书中的虫子是多么生动可爱。它们个头小小的,却也有着自己大大的、精彩的世界。
打开书本,带孩子去了解昆虫的一生吧!
走入昆虫的世界,踏上了解自然与生命的旅程。
爱心树童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女性作家群星闪耀,却有人不了解她们的贡献 (7人喜欢)
- 书单|爱心树童书2023年新书 (1人喜欢)
- 这些好吃的,撑爆行李箱也要带走 (3人喜欢)
- 咱就是说,获凯迪克奖的绘本我们真的有点多…… (16人喜欢)
- 2023,凯迪克大奖来了!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