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
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又看了一遍电影夺冠,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电影中所说的中国女排刻苦训练,最终崭露头角,夺得五连冠的那个时代正是我小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年代。所以看了以后颇有共鸣,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火热,风云激荡的年代。

电影中,陈可欣导演作为细节狂魔,展示了许许多多打动人的细节,比方说缠满胶布的手指,和墙面上被球砸出的一个个印记,这些都说明了女排姑娘训练的艰苦。
电影还着重刻画了郎平的成长历程,从一个连替补都不是的普通队员,最终成长为全队的灵魂与核心,经历的是炼狱般的痛苦。
但唯一遗憾的是,电影对郎平着墨过重,而对其他队员显得有点轻描淡写。

我记得影片中郎平说过这样的话:曾经有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为什么中国队把赢得比赛看得这么重?我说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够强大,我们太需要场上的赢来证明我们自己了。
言外之意就是现在我们强大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得到了应有的国际地位,所以现在的比赛已经不会被赋予那么多的意义了,所以现在的女排姑娘可以踏踏实实安心享受比赛了。

郎平去了美国,带领美国队夺冠。回到中国,又带领中国队夺冠。她悟出了比赛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公平、竞争、尽我所能。
中国女排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中国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女排精神象抗疫精神、抗战精神、抗洪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