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库存计划 | 读书笔记 | 陌生人溺水
引言
“如果你想要同等关心每一个人,你就会少关心自己的妈妈。当你关心自己孩子的时候,你也做不到同样关心其他人。”
“必须将“关心”与“感受”区分开来, “关心”必须是一种行为倾向...想象一下你以关心自己孩子的方式去关心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你会知道,一直都有人在悲惨痛苦地死去,如果你总是像面对自己孩子悲惨痛苦地死去时那样情绪震荡,你会因此完全崩溃,无法继续活下去。”
第一章 行善者永远在战斗
1.行善者的定义:不是“常见的兼职者”(拥有有价值的工作,在慈善机构做志愿者,黄昏回归日常家庭生活),而是“为道德本身所吸引”,“打算尽可能按照伦理规则去生活”,“把自己整个奉献出去”的人。
2.行善者的特征:责任感强烈到为了去做正确的事能够抑制住绝大部分的基本冲动。很少放下工作去休假,很少为自己花钱。关怀陌生人,为了照顾那些陌生人而在一定程度上疏远家人,对低级的快乐无动于衷。
3. 行善者生活的美(激发爱)与崇高(激发敬畏与恐惧)。
4.行善者比他人拥有更少的行动自由,但拥有更多控制自己生活的自由。
5.(一般人相对于本书讨论的行善者)行善通常方式是帮助你身边的人 -- 认为成长的地方某些事情是错误的,于是动手修正。“照顾自己人,并尽力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他理解他们“,因为生活经历相似。他可能不认识他正在帮助的人,但”他和自己的工作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6.(本书讨论的行善者)”这世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人,他们的动机是更抽象的东西——对普遍存在的不公正的厌恶,以及对善本身的渴望。他们想要过一种公正的生活,觉得有责任去纠正错误或者减轻痛苦,但是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正确,因而索性去亲身实践。他们并不觉得行善必须先在于他们亲近的人中践行:驱动他们行为的并不是归属感,而是一种向尽可能把事情做好的迫切心态。“
7.第一种人不会引起他人不适,通常被称为英雄,不会让人觉得是在责备他人。”你没有做他所做的事,这只是因为你当时不在场,你不是他世界中的一部分。“ 英雄是可以想象的像你一样平凡的人。
8.而行善者知道危机无时无处不在,并会有意追寻。暗示着一种责备,”因为你和行善者一样,都知道在某个地方总是有人需要帮助“。
9. 行善者这个词包含的贬义(入侵式人格);这个词所引起的怀疑和对立(因为内疚——被提醒自私;因为愤怒——被人指责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遭受质疑。
10.对行善者的矛盾情绪来自对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不确定: 尽可能过一种道德的生活是否丢失了某些人类特有的品质?已牺牲自己人为代价关心陌生人真的对吗?认为自己可以改善世界是否太过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