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功夫》的局限性:豺狼来了,慈悲是没用的
本篇文章是一位读者朋友约的稿,此前写过一篇,因为自己不满意,所以再补一篇,谈谈在电影《功夫》里面,关于穷人和富人,关于能力与责任,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你为什么穷?是因为没本事吗?
他为什么富?是因为有能力吗?
丛林法则和道德规则,你坚信哪个?
电影的结尾,算烂尾吗?
卖菜的大妈都能把星爷打吐血——穷人为什么挨欺负

这个桥段我们笑过之后,不妨想一想,为什么星爷会这么设计?再无厘头的想法,也要有现实基础在里面的。就像我们想象的外星人,再设计的古怪,眼睛是要有的,脑袋是要有的。
卖菜的大妈,都能把小混混打吐血,为什么还要被小混混欺负呢?
答案是善良,也可以说是懦弱。
野牛那么多,却要被狮子追着跑,人和动物,真的没什么区别。
那么在先天条件几乎没有差别的条件下,又是什么把人分成了狮子和野牛呢?道德规范。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这是全社会发展的基石。但是,却不是个人逆袭的途径。
大部分人就像野牛,你要守纪律,你要辛苦工作,你要活得堂堂正正,你要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大部分人就成了草原上食物链里面最稳定的肉食来源。
只有少部分人像狮子,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男盗女娼深埋心底,投机取巧,无中生有,狐假虎威,借尸还魂,在没有狮子的体魄下,却在人群中活成了狮子。

富人也不易——狮子就那么好当吗?
当相信丛林法则的人,聚到一块,想想都知道,将会是怎样一场厮杀。

资源是有限的,风险却是无限的。成为了食物链的顶端,就意味着许多饿的眼红的狮子在盯着你,只有干掉你才能占有那野牛群。
当你大杀四方,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的时候,从辩证法的角度,也就意味着,你的对手将越来越强,越来越阴险,越来越狠毒,因为对手如果不这样,是没法击倒你的。
所以冯小刚饰演的黑老大就被埋伏了,进而被取替了。
读者朋友可能问了,那我如果小富即安呢,比如中产了,在帝都、魔都有个房,过个小日子多美啊。
相信大隐者的话,你这样想是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就像青春期的你想象性生活一样,经历之后你才会发现,后面还有一大车的苟且呢。
本可以成为狮子,他们却选择做回野牛

这样的人是有的,就像隐藏在城寨里面的三位高手一样。他们愿意平平淡淡,他们厌倦尔虞我诈,一壶清茶,一杯老酒,不是只有茅台才能飞天的。
这类人活得是通透的,不会为浮名所累,不会被虚荣所扰,乱世中偷得半世逍遥,当然,在风暴来临时,依然无法避免被洪流卷走。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只是在这些人的生命里,多了一份恬静。
人多力量不一定大——组织起来才有力量
论武功,论人才,论人数,城寨和斧头帮都没什么差别,甚至更强。

如果城寨团结起来,还会有斧头帮的机会吗?可惜,就和成群的野牛一样,只有那几只在外围地守护着大家的安全,胜了,继续活着,败了,就被吃了。
蕞尔小国,竟然能让我们抵抗了十四年,除了国穷,是不是和这城寨有异曲同工之处呢?1944年,太平洋已经接近崩溃的日军,在大部分精锐都被派到太平洋战场的情况下,发起的豫湘桂会战却让我们溃败千里,损兵50余万人。
就这同样的一批人,却在几年后的朝鲜战场上,与地球最强的美帝打了个平手,率先打进汉城的那只部队,当年被日军打得追着跑,怎么就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呢?
无他,有效的组织。
周星驰的思想局限性
无论是深刻性,还是讽刺性,星爷都很明显地向资本做了妥协,已经非常优秀的星爷,还是和卓别林大师差了思想境界。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无数磨难,生死考验,涅槃重生,领悟到绝世武功,最终的选择是归隐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我们是要歌颂还是赞叹呢?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境来体味这个人物呢?

你想学?我教你啊。为什么坏人可以尽情挥舞屠刀,好人强大了,却要选择慈悲呢?死去的苦力强、裁缝师傅、油炸小贩,那么多无辜的人,谁对他们慈悲了呢?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你饿了,我喂你啊?
那些隐藏在市井里面的高手,那些一身本事的卖菜大妈,那些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酱爆们,都在等待着你的引领,去打造一个新的天地。
总结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栋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3 14: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