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觉醒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创业者说,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招聘面试中提这些问题:
- 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人格觉醒了?(我期待的答案是“是”)
- 说说你为什么真的想做这件事?
- 说说你对“时机”的想法?
- 你对这个领域全球格局的看法?
- 我能把这件事全部交给你一个人负责一切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想想自己的答案,而最引起我关注的是第一个问题,关于人格觉醒。 最近这一年里,近近远远发生了很多事,出现了很多契机引发我去学习和思考,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变化。曾经很多萦绕在我眼前的杂质全都不见了,包括那些犹疑和迷茫。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说过,那时的生活总在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循环往复,一种是完全被动依靠惯性的生存状态,另一种是主动清醒的生存状态,而后者又总是不能长久的保持下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又迷失了自我。而现在不会了,我似乎完完全全知道了自己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具体表现为对物质和相关享受欲望的急剧下降,对那些我曾经感兴趣商品兴趣的丧失,不再需要外界的符号来标榜自己,精简生活,更加珍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总的来说就是一切都变得更加自如了,没有焦虑也没有烦恼,做自己的事,解决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有一种生命变得更加坚韧的感觉,能感受到最本源的生命力,渴望创造和崭新的未来。 人类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如今,从物我不分与自然一体到分化出族群有了“我们”的概念,再到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促使个体产生自我意识。人们为了获得、保存和维护私有财产不断付出身心努力,从而有了个体生活的内容。当人一旦有了个体生活之后,就会逐渐从群体关系中分化出来,更多的为自己考虑,自己的存在经常被思考和意识到,这就继续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的个体自我意识就已经完全能形成,并在社会客观条件影响下得到长期发展的机会。这种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套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教育系统,二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经济体制。 当一个人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就会得到关于个人知识的教育,知道自己姓甚名谁,语言系统中也充斥着和“我”相关的词汇。并且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了解自身的条件和机会。在长大进入社会之后,以个人为本位的经济制度为其个体生活提供了条件,迫使人们必须努力为自己的生存奋斗,从而使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自然发展而来的自我意识,远没有达到“人格觉醒”的状态,它仍是片面的,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对自身的认知发生改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外界。这就像是自知之明,自知多少才会“明”?这事有一个阈值,必须要跨过这个门槛才能算是“明”了。
在我现在看来,这种自我意识的最终觉醒或者说人格觉醒,是人生第一件重要的事,而且越早完成越好。以前有很多朋友跟我讲,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做什么,我总是劝他们多去尝试,可现在不会了,我建议先去好好认识自己,之后一切问题,都会得到答案。
有人问如何判断人格是否觉醒?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人格是否完成了觉醒,那就是没有。 最后还是那两句老话:认识你自己,我思故我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和你都有他真实的模样。
-
Lo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1 18: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