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上官:筋缩不容忽视,每天坚持拉筋离亚健康

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身体机能开始衰退的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青少年热衷玩电脑、玩游戏,户外活动减少,坐的时间长了,姿势不正确,电脑桌下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双脚伸展活动,背腿的筋肌便会渐渐收缩,日久就造成腿的筋缩。
然而,让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他们常常打球、游泳,属于“运动一族”,为什么还会有筋缩呢?原因在于运动前没有科学地进行热身运动,只是随便动动手脚、挥挥手臂,几分钟了事,或者根本不做热身运动,这便是症结所在。因此,运动前的热身其实是非常关键的。而有些运动动作过于单调重复,造成身体某些部位频繁运动,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尔夫、网球等,这类运动也容易引起筋缩。
“筋缩”症状最易被忽视,
“成年人即使有筋缩,一般对生活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感到腰、背痛时也不会太在意,其实这正是筋缩的先兆,也是身体机能出问题的预演。往往,很多大病的征兆就这样潜伏下来了。”专家说道。
筋缩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
最常见的有腰背痛、腿痛及麻痹、长短脚的感觉。有时会引致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牵引痛,步伐开展不大,要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被拉紧,大腿既不能抬举也不能横展。筋缩人的站立姿势很特别,屈膝、屈髋、胸部微微向前倾,臀部则微微向后,不能站直,走路时步伐无法开展。
筋缩症状还包括:颈紧痛;腰强直痛;不能弯腰;背紧痛;腿痛及麻痹;不能蹲下;长短脚;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牵引痛;步伐开展不大,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转身不灵活;肌肉萎缩,手不能伸屈;手、脚、肘、膝时有胀、麻、痛感,活动不顺等。
韧带拉伸拉筋有什么好处
韧带拉伸拉筋对于运动员和有运动习惯的人群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好处。韧带拉伸拉筋的好处主要是减少运动时受伤的几率,提高竞技水平,增强体质健康,中医养生学也有筋长一寸,寿长十年之说。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或运动员,运动前韧带拉伸拉筋是为了防止运动时韧带损伤,因为直立行走会导致人体脊柱受到的压力垂直向下,此时身体的重量由下肢承担,时间过久必然引起椎间盘压力增大,腰部肌肉过于紧张,关节收缩,而出现全身各关节处韧带不适。因此剧烈运动前拉开韧带还可以帮助热身,增强运动的灵敏性,并且可以降低运动中受伤的概率!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通过特定的动作进行韧带拉伸拉筋运动,可以改善韧带和肌肉过于僵硬和收缩的状况,增强韧带和肌肉的拉伸拉筋能力,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通过正确科学的韧带拉伸拉筋,可以有效缓解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紧张,加速身体的恢复,容易消除身体的疲劳。 如果患者不经常做韧带拉伸拉筋,肌肉会处于紧张和收缩状态,导致肌肉内压力增加,产生局部炎症因子,而且还会出现代谢废物受阻等情况。
“拉筋”:一分钟学会的保健法
针对筋缩的缓解,在气功、瑜珈锻炼中一直存在,那便是“拉筋”。道家有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事实证明,很多罹患筋缩的人,通过坚持拉筋后,步履轻快了、腰背酸痛减轻甚至消失了。“拉筋”这种易学易做的保健法,已成为当下很多人远离亚健康的一大法宝。
专家介绍道,拉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身体机能等。其原理何在?首先,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拉伸拉筋拉筋有什么好处
拉伸拉筋对于人体的好处有很多,在青少年时期如果进行骨垢的拉伸拉筋,以及适当给骨垢压力的情况下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好处,比如孩子在青春期适当给予拉伸拉筋以及跑跳等运动之后,孩子会有长高非常快的可能。另外,拉伸拉筋对于成年人,拉伸拉筋脊柱的腰背部肌肉以及拉伸拉筋臀部肌肉的情况下,时间长之后能相应的增加肩背部以及臀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肩背部的肌肉力量之后,有可能会导致腰部的疼痛减轻,女性增加臀部的肌肉力量之后,有可能会预防骨盆过度前倾而导致腰疼的可能。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脑髓,故脊椎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毒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按西医理论解释,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两边的骨头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扫清了很多看得见的健康“地雷”。
经常拉伸拉筋腿有如下的好处:1、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有很多经常不活动的患者会发现,下肢的关节活动度在缓慢的下降。在这个时候,如果做一些拉伸拉筋的锻炼,可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2、增强肌腱的强度,通过被动的活动,对肌腱有持续的刺激,会促使肌腱更加强壮,防止在运动当中的损伤。3、防治废用性的肌肉萎缩。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下肢的肌肉废用性萎缩,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其做一些被动的拉伸拉筋锻炼,通过这种被动的外力刺激,也可以促使肌纤维逐步的恢复。4、防治下肢血管、神经疾病,比如通过经常的拉伸拉筋锻炼,可以防治深静脉血栓、坐骨神经痛这一类的疾病。
拉伸拉筋颈部预防肩颈综合征:
一、 上交叉体态的调整
1、斜方肌上束
圆肩、驼背、头前引的姿态,斜方肌上束总是处于被拉长的状态。肌肉两端附着点的松解及肌力的恢复十分必要。
2、枕下肌群、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
上交叉体态患者颈椎被迫形成上段过伸的姿态,这导致了枕下肌群、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长期的紧张,在手法松解这一网状肌群和带状肌肉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第一颈椎横突、第二颈椎棘突、颞骨乳突、胸骨上端、锁骨内侧段等处的重点操作。
3、颈长肌纵行纤维、下斜纤维及舌骨下肌群
颈椎下段的过度前屈和上段的过度后伸,导致了头长肌和舌骨下肌群的紧张,一部分颞肌紧张引起头痛的患者,也和这一相关区域的肌力异常有关。调整颈深屈肌群的张力能有效的缓解来自颈椎前方的不当力矩,改善颈曲过大的姿态。
4、肩胛骨外展肌和肱骨内旋肌的松解
前锯肌、胸小肌和胸大肌(间接发力)过度紧张,都有可能让肩胛骨过度外展,针推治疗师对这些肌群张力的状态应该给予关注。
肱骨的过度内旋,造就了所谓的圆肩,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二头肌、胸大肌、背阔肌都有可能是始作俑者。针推治疗师应在相关区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施术。胸骨近端、锁骨及喙突等处的处理和松解都不能轻易忽略。另外,三角肌借筋膜与斜方肌相连,也是颈肩综合征应处理的部位。
5、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的强化
这些肌肉是肩胛骨内收的原动肌,它们的力量是稳定及控制肩胛骨的重要动力。对它们的强化是改善上交叉体态的重要步骤。
二、 神经和关节因素
1、锁骨上神经
发自第三和第四颈神经,支配颈侧部、上胸壁和肩部的皮肤。患者相关部位出现感觉异常,针推治疗师应关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是否形成了机械性卡压。
2 副神经
该神经受到过度压迫,也是颈肩综合征发病的常见因素。
副神经易卡压点包括三个:颞骨乳突和下颌角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以及颈后三角和斜方肌上束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3、椎间关节错位引起的牵扯痛
椎间关节突位移引起的颈肩部牵扯痛往往是急性发作。牵扯痛受累区域往往也提示了产生位移的颈椎节段。例如:环枢椎节段的关节突卡压往往牵扯至头面部、第四第五颈椎节段的关节突卡压往往牵扯至斜方肌上束覆盖区域、而第六第七颈椎节段的关节突卡压往往牵扯至肩关节附近。
三、 运动功能障碍
颈肩综合征并发的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1、颈椎前屈运动功能障碍
除关节结构因素之外,引起颈椎前屈功能障碍的肌肉有: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头颈夹肌、半棘肌和最长肌。针推治疗师可以在抬高肩胛骨或上提大臂等特定姿势下,观察功能障碍是否有改善,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退让和排除,详情可参照本文音频。
2、肩关节外旋功能障碍
在排除运动属性异常的前提下,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肌张力异常,都有可能拮抗了肩关节的外旋运动。针推治疗师应对相关骨骼肌进行逐一的排查。
“如凡拉筋时膝痛而伸不直,则必有筋缩症。筋缩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如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萧宏慈指出,拉筋既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诊断,常做拉筋锻炼,能让每个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并能及时改善。
最适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虚弱体质,补充体力,避免老化,并可提高新陈代谢。所以最适合半健康状态,而且又想增强免疫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