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一本既十分有趣又格外枯燥的书。它是印度古代两大著名史诗之一(还有一本是《摩诃婆罗多》,嗯,没看O(∩_∩)O~)。说它枯燥,是因为它是一部诗体小说,约有两万四千颂。诗体的小说看起来会特别累,不像现在一些普通的小说文本。若你现在特别清闲,心情又很愉悦,那么可以尝试读一读,这两个条件对我看这本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说它有趣,也的确如此。它的故事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写古印度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是一部典型英雄美人的范本。
有学者考究《罗摩衍那》成书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在书中,罗摩本是一个人间英雄,为了恪守孝道而自愿流放,为维护王族尊严和人间正义而消灭魔王罗婆那,为救妻子悉多历尽千辛万苦......可随着印度封建制度日益确立,他开始成为大神毗湿奴的化身。
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悲的让我想生气。
在故事的第三章《森林篇》里,罗摩取笑了向他求婚的魔王罗婆那的妹妹苏波那伽,在打斗中杀死了女妖的两个哥哥。因此,罗婆那为了报仇劫持了悉多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并且强迫悉多嫁他为妻。悉多深爱着罗摩,誓死不从。
最终,罗摩是尽力生死才终于从魔王手里救回自己的妻子。看到这里的时候,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这是怎样的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呵,甚至是诗经里那句家喻户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不可比拟的。
可是,在我以为圆满的时候,故事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
悉多死了!
罗摩想到妻子悉多在魔王的楞伽城里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怕臣民们怀疑她的贞节,因此决定舍弃她。悉多跳火自焚,可是火神保护着她,并向罗摩证明了悉多的贞节。当罗摩回国做国王后,再次因为怀疑,将妻子悉多放逐到森林。在林中,蚁垤仙人救了悉多并写下《罗摩衍那》证明她的清白无辜。无奈,罗摩仍不相信。悉多感到悲哀与羞耻,投入地母,死去。
直到这一刻,罗摩手里握着那缕馨香的长发才悔不当初!
我不喜欢罗摩,他甚至让我怀疑之前冒生命危险解救妻子悉多是为了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爱情显得苍白而无力!
我想,在悉多投向大地母亲时,她宁肯当初就死在魔王罗婆那的手中,死在一年前有着美好回忆的时刻。无疑,罗摩有怀疑的权利。可是当天神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悉多的清白时,罗摩却是一意孤行的进行着他的怀疑主义。这不禁让我气从悲中来!
《罗摩衍那》的作者就是故事中林中仙人蚁垤。相传他的真名叫瓦尔米基。从小是个弃儿,又以偷窃为生。不巧的是,有一次他偷了七位仙人,在仙人的点化下,静坐修悟。天长地久,白蚁在他身上筑窝,形成蚁垤。因此,他得名“蚁垤”。(当我知道他名字由来的时候,说实话,我浑身感到毛骨悚然)
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那位神通广大的猴子,据胡适先生所说,它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诃奴曼有一种“血缘”关系。
呵呵,文化应是没有国界的......
青出于蓝?!
有学者考究《罗摩衍那》成书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在书中,罗摩本是一个人间英雄,为了恪守孝道而自愿流放,为维护王族尊严和人间正义而消灭魔王罗婆那,为救妻子悉多历尽千辛万苦......可随着印度封建制度日益确立,他开始成为大神毗湿奴的化身。
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悲的让我想生气。
在故事的第三章《森林篇》里,罗摩取笑了向他求婚的魔王罗婆那的妹妹苏波那伽,在打斗中杀死了女妖的两个哥哥。因此,罗婆那为了报仇劫持了悉多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并且强迫悉多嫁他为妻。悉多深爱着罗摩,誓死不从。
最终,罗摩是尽力生死才终于从魔王手里救回自己的妻子。看到这里的时候,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这是怎样的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呵,甚至是诗经里那句家喻户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不可比拟的。
可是,在我以为圆满的时候,故事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
悉多死了!
罗摩想到妻子悉多在魔王的楞伽城里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怕臣民们怀疑她的贞节,因此决定舍弃她。悉多跳火自焚,可是火神保护着她,并向罗摩证明了悉多的贞节。当罗摩回国做国王后,再次因为怀疑,将妻子悉多放逐到森林。在林中,蚁垤仙人救了悉多并写下《罗摩衍那》证明她的清白无辜。无奈,罗摩仍不相信。悉多感到悲哀与羞耻,投入地母,死去。
直到这一刻,罗摩手里握着那缕馨香的长发才悔不当初!
我不喜欢罗摩,他甚至让我怀疑之前冒生命危险解救妻子悉多是为了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爱情显得苍白而无力!
我想,在悉多投向大地母亲时,她宁肯当初就死在魔王罗婆那的手中,死在一年前有着美好回忆的时刻。无疑,罗摩有怀疑的权利。可是当天神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悉多的清白时,罗摩却是一意孤行的进行着他的怀疑主义。这不禁让我气从悲中来!
《罗摩衍那》的作者就是故事中林中仙人蚁垤。相传他的真名叫瓦尔米基。从小是个弃儿,又以偷窃为生。不巧的是,有一次他偷了七位仙人,在仙人的点化下,静坐修悟。天长地久,白蚁在他身上筑窝,形成蚁垤。因此,他得名“蚁垤”。(当我知道他名字由来的时候,说实话,我浑身感到毛骨悚然)
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那位神通广大的猴子,据胡适先生所说,它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诃奴曼有一种“血缘”关系。
呵呵,文化应是没有国界的......
青出于蓝?!
-
Madina12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19 21: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