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查看话题 >当你问我绘画的意义
平庸无聊的生活是我们无法逃脱的命运,我们在恢宏而又难以名状的群体事业中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什么形式能与绘画相比,可以将创作者的智力和悟性集中于一处展示,而观众只要瞥上一眼,便能明了其中辛苦耕耘的价值。

文 | 戴文子
为什么要画画,你们反复问起我同一个问题,或者说,绘画的意义。坦率地讲,即便我有认真思考过,也从未认真回答过,我只是习惯性敷衍了事,以应对你们虚假的客套与寒暄。“还不是因为疫情嘛,闲得无聊。”然后脸上适时浮现出一个演练多次的、微妙却足以令你察觉的讪笑以增强说服力。多好,你们信以为真,不再多问。
可笑而拙劣的托词。绘画与其他“消遣娱乐”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是由其天然属性决定的。对于一项动辄就要耗费几个小时还不见得能有所成效的活动来说,起因可能缘于一时兴起,但冲动绝不会是坚持的理由。经验表明,完成一幅画作,结果的挫败感要远大于成就感,而期间枯燥乏味的过程也很难有喜悦感可言。在这个什么都要讲求速成、流量、变现的时代,绘画艺术的投入产出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闲得无聊”,只要稍加体验就会明白这种说法有多么经不起推敲,但恰恰因为提问者不可能付诸实践,才致使这个漏洞百出的谎言足以乱真。
或许我可以故作高深地解释说,绘画是人类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至高体现,是远早于文字发轫的文明载体,可以通向心灵中未被理智察觉的秘境,继而在灵魂的探问中获得一种与自然之间的统一与平衡。再给我点篇幅,我甚至可以引经据典加以佐证——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已经有上万年历史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受伤的野牛》开启了绘画的传奇,从历史的迷雾中显现,缓慢而又坚定;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古埃及人,在金字塔内以充满神秘色彩的线条表现人神鸟鱼,静候法老的复生;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古希腊人已能够根据解剖学知识绘制结构准确的人体,窥视造物主的动机;此外也不要忘记我们伟大的祖先,遥远的东方,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正用狼毫小楷为史书注解什么叫“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综上所述,我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在延续人类命脉、释放天性。可惜,以上这番言论你是不会听的。
没有人会闲得无聊每天画好几张画的,没有人。是因为焦虑、质疑、不安、惶恐,是因为所有无处宣泄也无法再压抑的负面情绪反复堆积。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表面豪放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充满疑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担心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琢磨,又不甘于瓦砾碌碌为伍。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寻,其实只是掩饰至今还没有找到归宿。行将而立,我已不再执着于满足谁的期许,对于自己的才华与缺陷都很清楚,好的坏的都已接受。在很多问题上我并没有改变,也从未想过妥协。即便我与世界选择和解,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依旧很难,但这却是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我活得太规矩,也活得太委屈,尝试之前就开始权衡得失,害怕承诺,更害怕失去。
正如人人都渴望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却绝少有人吹嘘自己的咀嚼技巧多么高超。我只是沉浸于画画这个行为,只要画就是了,其他什么都无所谓。我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修养与觉悟,说绘画是为了发现美、理解美、诠释美、创造美,我单纯是为了宣泄,释放自己的生理本能。我享受邪恶的灵魂玩味玷污一张光洁白纸时那无上的快感,所以我曾一度画得毫无节制,如疯如魔。起笔的时候,房间明亮,内心黑暗;而当心中残余的阴郁扩散到纸面,我体验到的是一种从现实中短暂抽离出来的恬淡寂静。没错,心流,你们这样形容。
必定腐朽的肉身,平庸无聊的生活是我们无法逃脱的命运。我们在恢宏而又难以名状的群体事业中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的付出往往无法借助恰当的形式流芳百世。事实上,我们甚至会疑惑自己昨天做过什么事,而更深切的疑惑则是自己究竟去过哪里、成就过何种事业。直到垂垂老矣,我们才会为自己的活力消失殆尽感伤不已。
我曾寄希望于诉诸白纸黑字,然而自身天赋的缺失、文本隐藏的真相、以及读者被动接受的偏差让我愈发对以语言总结生命之真谛的努力持怀疑态度。没有什么形式能与绘画相比,可以将创作者的智力和悟性集中于一处展示,而观众只要瞥上一眼,便能明了其中辛苦耕耘的价值。在用自己的双手改变部分世界的艺术家眼里,每一件事物都与常人所见大相径庭。他把作品视为自己生命力的释放,可以在一天或整个一生即将结束时退到不显眼的位置,用手指着一块画布,把这件东西视为自己的技艺贮藏之所、多年人生历程的准确记录。即便他可能并不总是一个有悟性、有耐心的观察者,即便他的社会自我为一些弱点困扰,与人相处令其紧张不安,总想用夸张的大笑掩饰焦虑不安的心情。借由绘画,他可以从此安于生活、隐身尘世,构筑一个与现实平行的精神世界,继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哪怕这点微不足道、自欺欺人的归属感最终也会烟消云散......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八日
个人公众号:davenztalk (文子自道),更新原创游记杂感、故事诗歌、影音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