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荣耀」揭开职场众生相,女性的成长需要怎样的力量
职场,应该是光鲜亮丽,还是暗流涌动。 从实习生到正式工,是一步步变得轻松,还是一点点跌进深潭。 可能还没有职场经历的,或是只在职场走了一圈的人,并不会看见职场的全貌。 只有进去了,挺住了,而且慢慢接受了职场的人,才真的明白,什么是勾心斗角,什么是初心不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着蜕变和成长,也忍受着无助和心酸,似乎所有人都努力着要在一个公司存活下去。 但实际的结果,总是有人笑到了最后,有人只是笑在了开始。 相较而言,职场女性面临的选择和困境只会更多,要走的路也更加艰难。  “你的卖点是什么?” “你的价值在哪里?” “想清楚再回答。” 这是最近正在热映的职场新剧《平凡的荣耀》里面,投资公司经理吴恪之给自己部门的实习生菜鸟孙奕秋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刚毕业时候的自己,背着学历,拿着简历,同样对外界一无所知,也同样搞不清楚自己有什么价值。 那时候我也和孙奕秋一样,愿意去加班熬夜地努力,愿意去学所有能学的东西,可偏偏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你什么都不会,只能受尽白眼和讽刺。  这样的设定,让当下的不少职场新人,还有那些从新人磨成的老人很有代入感。 你会想起当初的恐慌,会扪心自问,对自己当时的回答是否满意,会想起一些可恶的人,也会怀念一些想去感激,却找不到机会的人。 可能,职场中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逆境,被否定,被排斥,被误解,就像孙奕秋一样,在一开始被所有人笑话和嫌弃,或是像郝帅一样,被嘲笑和排挤,又或是像兰芊翊那样,哪怕是各种能力加身,还是躲不过职场上的小人。 正是因为这些现实存在的阻碍,那些时刻都要去面对的选择,还有无处不在的淘汰,让有些人不得不离开,有些人成长、成熟,才有能力让自己留下来。 这里面本就不会有太多的爱情,除了竞争之外,还要时刻提防有心人的眼睛,但这也更像是职场,在工作的匆匆忙忙背后,多的是复杂的关系和心情。  《平凡的荣耀》正是将目光对准了平凡普通的上班族,从细微和日常着手,丢掉了与实际并不相符的感情线,用最真实的角度还原了最现实的职场。 我们从剧中遇见困境,也见证成长,可以看见一点点希望,也能有一些契合实际的力量。 毕竟,在吕行的执导下,加上新人和老人最妥帖的搭配,还有真实金融案例作为创作素材,甚至用真实的写字楼来充当拍摄场地。 你看到的,是真实的职场,在外表光鲜之下,是拥挤繁忙和行色匆匆。 你遇见的,也是真实的职场人,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烦恼。  这部剧以金融投行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007的工作日常,甩锅与背锅的刀光剑影,几个经理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有那些新人的腹背受敌。  但在赵又廷和白敬亭这两位“不太顺”的主人公之外,其实,剧中围绕兰芊翊展现出的,职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同样艰难,而且真实精彩。 作为实习生中唯一的女生,兰芊翊不仅实力出众,而且得到了一伙宅男的大力追捧。 通过试用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后就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但职场貌似并不这么简单,兰芊翊去了最被看好的能源组,却因为性别歧视,还有个心胸不怎么大的上司,加上一个并不怎么纯净的工作环境。 就像是一个打牌的高手,不仅拿了一手烂牌,还陷入了一打三的“被开黑”处境。  可能在职场的新人中,很多女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多数都会像其他的那些“路人甲”一样,听从上司的安排,顺从同事的建议,最终成了平凡却不够荣耀,安稳却不像自己的“路人乙”。 她们会遇到比男生更多的阻碍,也常会在指责和否定面前,动摇了原本的初心。 男性的坚持或许会被认为是勤奋努力,有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再不济,也能在事后还被当成自己人去看待。 但女性好像并不是这样,不妥协会被认为是装精,不苟同会被认为是清高,能力太强职位太低,就只会被小人惦记,性子太硬胆子太大,又常会被人贴上些不三不四的标签。 要是有一天,你熬过来了,有能力又有位置呢? 又会像剧里的几个“总”一样,要么是余总,工作、家庭两头烦恼,要么是潘总,单身成瘾迟早会回归家庭,或是那些公关部的小姐姐们,外勤成为常态,身体差过了皮囊。  《平凡的荣耀》中,虽然在主线上始终在讲小人物的逆袭,但对于职场女性,在细节和环境的描刻上同样精准。 她们的成长,就像是一株在初期没有人愿意去修剪的树一样,你会被左拉右拽得慢慢失去向上的资格,也会被结出的果实扯住了想要直起的腰。  其实对于女性职场人来说,《平凡的荣耀》里围绕兰芊翊、余总、潘总这三位主要人物,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成长建议。 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选择和蜕变,或许对你来说,要比不够具体的“努力”来的更有意义。 01 放弃标签,培养底层能力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标签是一个优势,也是最好的估值参考,它可以让你取得领导的青睐,也能最直接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海归高思聪就有着明显的标签,这让他在实习期的时候看起来顺风顺水,工作没有任何阻碍。 但过了实习期之后呢? 似乎真实的职场并不会拿“标签”来作为对待一个人唯一的标准,高思聪因为太过注重自己的标签,反而让行为和思想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而兰芊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签,但她有学习的能力,有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法,有释放压力的途径,也能果断地去做选择,并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她的很多能力并不是单纯用学历,或是过往的经历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而是在过去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去培养出来的,作为职场人更需要的底层能力。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也许有再多的标签还是改变不了性别歧视,以及那些另类的眼光带给自己的,不够公平的待遇。 但那些底层能力,却可以帮助你,妥善地化解危机,准确地抓住机遇。 02 做“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对的”选择 我们在职场当中,遇到的人总是形形色色的,每一个人都很努力,每一个人又揣着不一样的心思。 工作时,我们常会面临选择,就像兰芊翊一样,是与自己的领导同流合污,还是坚持正义,当一个“叛徒”? 这在现实中其实是一个很难去下的决定,因为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会因为错过另一个而不得不去承担代价。  不同的是,如果你选择了不正确,但别人认为是“对”的选项,可能这一次你只是良心上过不去而已,但后面,会有更多类似的选择,逼迫着你去妥协,去背叛自己的初心,最后,慢慢变成一个并不喜欢的自己。 所以我仍希望你能像兰芊翊那样,选择“正确”的,虽然结果是同事的指责,领导的排挤,但这都只是暂时的情况。 你会因为一次拒绝,避开之后无数次的“身不由己”,也会因为一次选择,让自己有更明确的方向,在“做自己”的路上,走的更远,也更扎实。 03 不放弃机会,更要抓住机会 或许职场上的不顺心真的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一样,比顺心要来的更平常和更规律。 你会不止一次想着要逃离,要放弃自己的坚持,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 但不管你身处怎样的困境,都应该相信有着可以让自己摆脱这些难题的机会。 只是,如果光是相信的话,就有点像是鸡汤了,我们不妨从《平凡的荣耀》里,找到一些可以抓住机会的方法。 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就是要学会让自己出圈,利用工作的机会,外派的机会,或是简单的一次递交文件的机会。  你可以和除了自己的部门之外,更多的人,更多的领导有说话的时间,也有展示自己,介绍自己的机会。 要知道,一个公司如果一半以上都是“坏人”的话,那它本身就没有让你继续留下来的意义。 正因为公司的优秀,才说明了你眼前遇到的那些不如意,只是一个特定圈子里的个例。 在兰芊翊的创投公司,有让人看着就不舒服的马总,也有让人敬佩的余总,有喜欢抢功的许太平,也同样有热心肠的吴恪之。 你只是眼下不如意罢了,别因为出不了这个小圈,搞的一辈子不如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