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香婆小小说 | 解忧川香婆
前言: 《川香婆小小说》第12期,继续带各位带来我们身边的那些人所发生的那些小故事。
—— 川香婆小小说,每周一说
本周人物:
川香婆首席网络代言人 —— 阿香
小时候的快乐特别简单。没有手机,没有剧追,没有旅行,但有哆啦a梦和时光机,小智和它的皮卡丘。小超市里,五毛钱的小零食,辣条、锅巴、泡泡堂、跳跳糖...
尤其是每逢过年,春节就意味着可以吃到平日里很难放肆吃的零食。那些茶几上的瓜子、花生、奶糖、金币巧克力。成年后的我们,零食依然是我们分享心情、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只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而今的零食早已化身为一包包能够减少焦灼思绪的“速心丸”。

对于我们这群80、90后吃货来说,不管老妈的手艺有多好,都没法拒绝校门口的魔幻小卖部。那时候辣条这种重口味的面制品没有统称,而是叫素牛排、北京烤鸭、大刀肉之类。

儿时特别容易馋零食,每个家里总有一个铁制的饼干盒子,里面收着邻居叔叔阿姨给的各种形状的点心,那时候用手指饼干泡牛奶吃更早于奥利奥的扭一扭广告。

必须承认,每个家庭都有一对阻止你吃零食的父母。他们藏零食的位置相对固定,习惯放在高高的柜子上。却没想到,为了解馋,我们总是偷偷潜入房间,挪一只距离最近的板凳,伸手偷拿,并自作聪明一次仅摸走一包,少量多次,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

再往远一点追溯到土法生产的爆米花,小孩都爱看,又怕得身子直往后缩,捂住耳朵瞪大了眼睛屏息以待。最激动人心的那一下,当属“引爆”的“嘭”的一声,米花爆进了麻布袋。浓浓的烟雾里弥漫着香甜,是魔法呀。

当代零食的精神意义,凡人无法挡。很多朋友都会问:“为什么爱吃零食?因为它是一种享乐性的进食,入口就可提神,把食物视作一种自然奖赏,通过不断进食以持续激活大脑奖赏系统来获得一种奖赏体验”。这化学性的魔法作用,几乎是人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尤其像成都人爱的川香婆泡椒脆笋,这种酸脆的口感和咀嚼时发出的声音,整个过程的治愈感在解馋的同时缓解了压力和紧张,香辣味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对于成都吃货来说,吃零食川香婆零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精神喂养,这就是零食带来的幸福感。

以前零食的选择权都在爸妈手里,“多吃蔬菜”“多喝白开水”是人生的噩梦。零食的禁忌,让人体会到自由的要义。乃至如今成年后,成都吃货们更加爱上了川香婆零食的诱惑,因为总是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什么样的川香婆零食最受大家青睐?在川香婆的大数据里,大家都很爱手撕豆干、原浆豆干、就素爱你、拐子哥、霸道牛皮、老坛泡椒脆笋、迷你烤土豆、爽脆藕片、嫩滑金针菇、泡花生、熊掌烧、素牛肉条......

一到晚上肚子就饿了,躺着、摊着、趴着想怎么吃就怎么吃,2倍速追剧和川香婆更配。“每天的下午茶是我们上班的动力”。下午四点,就开始弥漫着蠢蠢欲动的川香味的气氛。朋友之间的调侃,也多了送一包“霸道牛皮“。

川香婆零食是成都吃货们疏散情绪的“良药”,抵御孤单的陪伴,何以解忧,唯一川香婆的川香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