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道是万物生长壮大成熟的自然规律,规律成为系统就是科学;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重视它。需要的时候还要依仗它。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对于恶言恶行的人,不能抛弃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人,具有人心向善的本性。应该帮助他们恢复美好的本性。所以在各种庆典之时,不如把知识、科学送给人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把知识、把科学看得这样珍贵,不正是由于知识与科学能够让他们知道天下事,提高人们的素质,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了解,建立自己对于生活的自信;犯了过错,也可以自己知道为什么犯错,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纠正?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知识与科学。
【导读】 “道”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所以可贵就在于“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这就是说,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入善。“道”并不仅仅是为善良之人所领悟,不善人并不被道所抛弃,只要他们一心向道,深切体会“道”的精髓要义,即使有罪过也是可以免除的。老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有错者提供了出路,“道”不嫌弃犯罪之人,肯定会给他改错的机会;而犯罪者本人也必须体道、悟道,领会道的真谛,主客观这两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的意思是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即使有些人的行为不端正,常常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于作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有他们自身自私自利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环境的因素,也不能全怪他们个人。因此,对于恶言恶行的人,不能抛弃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人,具有人心向善的本性。应该帮助他们恢复美良的本性。所以在各种庆典的时候,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提示】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