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人喜欢自由不受约束的工作,因此他每个工作做的时间都不长
阿富汗战乱和国家局势不稳定,耽误了几代人受教育的机会,但伍德属于少数接受了良好教育的阿富汗人中的精英分子。他在中国留学了5年,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语,在多家在阿富汗投资的中资机构工作过,但他也摆脱不了大多数阿富汗人具有的习性,喜欢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的工作,因此他每个工作做的时间都不长,大约是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选择。现在开着宝石矿,开采祖母绿原石。

这个国家和社会还比较落后和封闭,几十年的战乱不止,让这个国家很不幸,约定俗成的规矩大过法律对人们日常行为的约束,部落有自己的宗法,可以解决日常事务。每天5次的礼拜几乎是每个人必做的。他们祈祷可以随时随地,铺上一小块地毯就可以做礼拜了。在阿富汗商人萨特连的办公室我经常遇到在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大厅里做礼拜的客户。萨特连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年纪在40岁左右,是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他经营的有商店、服装、加油站和房地产开发,还有一家旅行社。他的公司成员主要由他的家族和亲戚帮他打理,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他雇佣的保镖就有7、8个,他很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晚的时候,他是不出门的,却喜欢包括我们新老同事们在内的朋友,去他那里餐饮、游戏。

商人阿来拉是幸运的,他娶了一个中国老婆,阿来拉诚实勤快,中国老婆聪明能干,夫妻携手在阿富汗打拼,从布匹到铝型材,只管往这里的市场发,反正利润是高的。经过几年的努力,辛苦是辛苦了些,却也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在中国购买的有房产和汽车,在喀布尔盖有别墅,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孩子在中国私立学校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和他沟通用波斯语,和妈妈说话用中文,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在中国居住几个月之后在返回阿富汗打理自己的生意,赚钱和生活很轻松,这个中国和阿富汗联姻的家庭,让认识和了解他们的阿富汗男人羡慕和梦想也能像阿来那样娶到一个聪明能干的中国老婆。

可惜的是,由于阿富汗人信仰伊斯兰教,歧视女性,中国女人想到阿富汗受制于许多限制条件,因此,在阿富汗的中国女人很少,阿富汗商人要想娶一个中国老婆,只有他们自己到中国寻找了,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阿富汗商人瓦汗就不算难,他是在中国做贸易期间找到中国女生恋爱、结婚的。以前就常年在中国,做服装生意,开始只是选购、发货回阿富汗,有家人分销,后来做大了,在中国有数百名中国工人为他贴牌生产服装。

他只在专业学校学习了一个月左右的中文,已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了,这和他前面的语言基础有关系。29岁那年娶了一个中国老婆,在中国和阿富汗各有一个家,每年有半年在中国,半年在阿富汗。瓦汗像大多数阿富汗男人那样满脸络腮胡须,看上去精明能干,一次匆匆送来一箱山樱桃到青金城堡办事处,说他中国老婆怀孕8个月了,他着急赶回中国,最近两个月不会再来。他现在已到中国陪伴在老婆身边了,祝福瓦汗!
有人说阿富汗民族的习性就是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只要他们有馕吃就知足了---这是一种偏见。不是说没有这种人,要看哪个层面,每个国家都有懒人,我们接触到的人还是够勤奋的。馕是一种小麦面做的食物,大街上到处都是卖馕的店铺,里面有烤馕的灶具、称为馕坑,类似国内农村的小小土窑,里面一次可以放几十个馕同时贴着烤,外面就是对着大街的铺满或挂满了已制作好的囊,平均不超过500米就有一个制作和卖囊的店铺。饭点十分,经常排队。

沙飞属于阿富汗人中间少有的能坚持学习和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他家庭条件较好,在巴基斯坦、英国都在大学学习过,接收了系统的教育。沙飞看上去很魁梧健壮,但他骨子里胆小怕事,对外处理事情的能力很差,但他追求上进和坚持学习的精神是许多阿富汗人没法和他比的,经营的图书馆很符合他的性格,周边的城市书商从他这里进货,效益不错。
应原创作者要求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阿富汗工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