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国
古代战争,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绝对的,蜀汉乃蕞尔小国,在政权林立初期,靠一时的人心向背、奇计良谋可能就会导致双方局势发生决定性变化,袁本初、曹操官渡之战是也。但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人心思定,小国的逆势就显露出来了,大国很快占据主动权,这个道理诸葛亮懂得,姜维亦懂得,姜维走的也真是诸葛亮的策略,与其浸弱,不若垂死一搏,奈何左冲右突,落得黩武之名,不亦悲夫!蜀主暗弱,黄皓弄权,诸葛亮在亦无能为也,只能说幸亏诸葛亮死的早。 孙盛求全责备,裴松之为之开脱有失牵强,愚见陈寿之评可谓中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殒毙。
《汉书·高帝紀》:汉王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还者。韩信为治粟都尉,亦亡去。萧何追还之,因荐于汉王,曰:“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于是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信对曰:“项羽背约而王君王于南郑,是迁也。吏卒毕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民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向。”因陈羽可图、三秦易并之计。汉王大说,遂听信策,部署诸将。 蜀诸葛亮、姜维用兵方针与此相类,惜乎败耳。
自古对蜀评价都是,既亦固守,又易使人沉溺,所谓温柔乡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L.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说无为及板鸭
- 老妇林下与林下美人
- 飞雁到板鸭
- 鲁迅的吵闹与沈从文的悲悯
- 2025年,我的仪式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