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洲的本科教育有什么不同?
了解美国和欧洲大学之间的主要差异,可以更好地帮助想要在国外攻读本科学位的学生决定自己未来的走向。
对于留学生,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做选择可能并不容易,但了解它们关键的差异可以帮助你做出选择。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美国和欧洲本科教育之间的区别:
1. 时间和成本2. 专业方向3. 学校及项目类型4. 校园生活

时间和成本
在比较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时,需要权衡的第一个因素是获得学位所需的时长。
美国的高等教育倾向于注重广度,要求开设各种通识教育课程,并让学生接触到各种领域,而大多数欧洲大学则更加注重深度,专注于特定的研究领域。
在欧洲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通常可以在三年内完成一个非常具体的学科的学位,而美国的学位则是在四年内完成,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中,工程师学校和商学院低年级与美国大学相似,开设各种通才课程,到高年级以及研究生阶段才区分具体的专业方向。法国高商学制大多为三年制,BBA则为四年制。
正常情况下,在美国取得学士学位需要四年时间,但也有所例外:学生可以通过暑期课程或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P)等方式提前获得足够的大学学分,以此在不到四年的时间获得学士学位。同时,学生也可能因为转专业、辅修、出国留学等情况,需要比四年更长的时间才能毕业。
而在比较美国大学和欧洲学校时,学习周期的不同也间接导致了学费的差异。
比如北爱荷华大学国际本科生2020-2021年的学杂费约为13万人民币,而根据该校网站显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年的收费约为30万人民币。
至于欧洲,德国的公立大学实际上是免学费的,即使是慕尼黑工业大学这样的世界级学府也是如此。法国公立大学每年学士课程的费用约为2万人民币,硕士课程的费用约为2.6万人民币。而法国商学院如SKEMA、ESSEC等学校,一年的学费约在6万—15万人民币左右。

专业方向
在选择美国大学和欧洲大学的专业时,也存在差异。
美国大多数学士课程都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探索不同的领域,虽然新生仍然会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但这样的课程设置仍然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给他们机会确认他们对自己最终选择的专业方向的兴趣。
在通识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做出终身职业决定的同时成长和学习,它更像是一个在决定自己发展方向之前的平稳的过渡期:在了解这个世界之后决定你想做什么,而不是在决定之后后悔。
大多美国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来实现课程的多样化,但在大多数欧洲大学,学生必须申请一个特定的学位课程,并立即开始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目前,法国除了工程师院校和商学院在低年级开设通才课程之外,一些公立大学也开放了辅修和双学位的修读,以完善欧洲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缺憾。

学校和项目类型
美国和欧洲的高等教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他们学校的类型和提供的课程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美国有数百所文科学院,而欧洲的文科学院相较之下并不多。
美国的院校类型包括大型的公立研究机构、小型的私立文理学院等。而欧洲则分为公立大学、商学院、工程师学院、政治学院等。欧洲大学与工商业相关的比例大于美国,而欧洲高等教育较短的课程时间降低了学习成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前开始研究生课程以及尽早进入就业市场的机会。
同时,大部分欧洲高校的授课语言使用本国语言居多,这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语言的学习一方面可能加重学习负担,而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接触一门语言、与当地人进行互动,也是一个学习外语、掌握新技能的绝佳机会。

校园生活
最后,校园生活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学习之外,几年的生活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质量。
欧洲的校园文化并不浓厚,很少有大学将所有或大部分活动集中在一个校园地点,学生也很少直接住在校园里。欧洲的学生宿舍分布在城市任何地方,一个大学的不同部门也可能位于城市的不同地方,这就意味着学生可能需要在各个校区之间穿梭,而这样的情况在欧洲是很常见的。
相比之下,美国高校通常有更多的校园生活,围绕着宿舍、运动、联谊和社团,学生大部分社交生活都会以校园为基础,他们会对校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而安全问题也是关于校园生活的讨论的话题中心。对于那些担心孩子安全的家长来说,欧洲城市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找到未来的方向,包括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你想在一个地方生活并有这样的经历,那么在另一个地方生活几年可能并不适合你,无论教育有多好。反之亦然。决定自己的下一段教育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如果在申请学校上有所疑问,欢迎联系我们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