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个6岁的女孩儿这么说?
小女孩画了一幅画,画上的房子没有窗户也没有门,妈妈是愁眉苦脸,爸爸没有画脸,自己却身处于阴影中。
我问小女孩:“这是已经画完了吗?”
“嗯,是呀!”
“但是房子怎么没有窗户和门呢?”
“我故意这么画的”小女孩很直接的说:“这样里面就没有空气啦!”
“妈妈怎么不高兴呢?”
女孩摇摇头冲我笑笑没说话
随后我又让小女孩随便画了画,结果一张白纸上充斥着毫无规律的线条,唯一挤出的空白地方还是一些便便。
我接着问她:“你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还有其他的吗?”
“到处都是学校!”小女孩叫得很大声。
“那你去了哪些?”
小女孩一口气说了六七个,但是她看了我一下,然后想想又改口:
“这些我都很喜欢,妈妈也喜欢”
“那在家里,你喜欢待在哪里呢?”
“我喜欢阳台,那里可以看见我的同学。”女孩一边说一边看向窗外。
“那家里住在几楼呀?”
“我家在21楼。”
“这么高你不怕吗?”
“不怕呀,大不了摔死好了!”
女孩笑嘻嘻的说出这样的话,我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6岁孩子的口中。
上述是我的真实案例,妈妈带着小女孩来咨询,因为小女孩这天到学校门口,怎么说都不愿意去,一直哭闹不止。于是妈妈给小孩子说我是医生帮她看病,我当场就纠正说是心理咨询师,我给这位妈妈说,两者的区别就是,医生可以开药,而我只能帮助解决心理的困惑。
从妈妈那里,我了解到,妈妈是个女强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想要做到完美。怀孕之后,自打知道是个女儿,就开始规划女儿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下定决心要给女儿最好的。
她跟我说“我要富养女,我的目标是我的女儿将来成为独立、自主、精致的现代女性”。
家庭教育是民主的,本来想要二胎,但是被女儿拒绝了,于是也就放弃这个想法。
一、小朋友都是有灵性的
虽然上述妈妈是以民主教育的方式,从来不会对女孩提什么明确的要求,但是女孩是始终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她们可以敏锐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期望,一旦自己达不到,就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陷入自卑的情绪中。
在辅导作业时,父母的训斥会让小女孩觉得自己是个笨小孩;
在考试时,自己考不了高分会让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在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甚至会衍生极端的自我否定。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明确的记得哪一年妈妈曾在哪里对自己发过火,这说明这个孩子内心非常敏感,她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这种心理今后发展严重,很大概率形成讨好型人格。
二、为什么小女孩会这样呢?
按照上述案例来讲,妈妈这种女强人的性格,很可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小女孩,也正因为妈妈对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导致小女孩也形成了这样的性格。
试问一下,若是小女孩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就算是受到家长的训斥、考试的不如意,又怎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呢?
妈妈说自己一直信奉民主教育,家里很多事情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比如象生二胎这种大事也因为女儿的否定就放弃了。妈妈说的时候很是纳闷儿,同时也很委屈,感觉明明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依然会怎么听自己的话。
可是有没有想过,民主过度,就不叫民主,而是“溺爱”!
真正的民主是被尊重,有自由,才能更好地去建设自己,并非事事都顺从。
在民主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才有机会,以广博的力量,拥抱多样的未来。
这位妈妈感觉自己的教育理念崩塌,憋屈得哭了起来,很是伤心。
但是有一点真的很好,就是妈妈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得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我们现在发现问题,怎么也好比晚几年才知道。
同样也奉劝大家,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根本问题,只能是将问题扩大化,
我在这里推荐一下比较好的平台,因为我自己是咨询师,所以单纯在我看来还比较有本事的平台。当然啦,信得过的话,有问题也可以直接找我咨询。
(不是打广告!不是打广告!不是打广告!)
(成立不久的心理医疗平台)
简单心理:https://www.jiandanxinli.com/
(这两家还是有点东西的)
教育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出息的孩子和好的家庭环境,何尝不是光和影的映照?
愿每个父母,都化身那束温暖明亮的光,照亮孩子们无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