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玉祥是″倒戈将军″吗?》一″政海谈秘″(十五)》 陈再明20、11、19
冯玉祥,他是一位身经两朝数代的著名将领,也是現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影响人物,更是被称为″倒戈将军″的军事杰物。而他一生的传奇色彩也特别浓厚,因此从他所著《我的生活》一书中,便可探索他的行止。
冯玉祥入伍从军,是他15岁那一年(1896)。他原籍安徽,生于1881年,父亲在淮军刘铭传军中当差。12岁时就到营中拿枪,练习打靶。他所属的练军 ,驻防在保定。他正式入伍后,因他曾在私塾读过书,普通的文字颇能粗识一些,很受贾少书教官的喜欢,便教他拳术,使他的拳术在保定称得起第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练军镇压义和团之乱后,八国联军开到保定,练军退至蠡县,正式改编为淮军,归李鸿章节制。1903年,冯玉祥被提升为第二营哨长。1905年,升为24标后队队官。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平复兵变后,决定编练新军,冯玉祥任前营菅长。1913年,冯玉祥奉令招编左翼第二团,开到新乡后,又奉令为剿匪督办,任第一旅长兼第一团长。
后来,冯玉祥部奉命入川。到了1915年底,接到成都电报,说蔡锷即将起兵反袁。一路出四川,由蔡锷率领向叙府进攻。冯玉祥部改为护国军第五师,分驻成都东面一带。洪宪打倒不到一年,又演出复辟的一幕,冯玉祥看不下去了,致电张勋,促其自行退出北京。1916年,直皖战争造成了直系军阀炙手可热的杈势,皖系一一下台,中央即命他的第十六混成旅入陕,他将部队改编为两个旅、四个步兵团,宋哲元、鹿钟麟分任步兵团长和炮兵团长。′
1923年,爆发了苏浙之战,这是第二次奉直战争的前奏曲。这时,冯玉祥入北京,被任命为中华民国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就请段祺瑞出山,以示与皖派联系。他还做了一件富有意义的事,即命鹿钟麟去执行命令,叫溥仪迁出宫去,从此做一个良善平民。首都革命后,吴佩俘狼狈逃窜,盘据洛阳。冯玉祥又与奉军的李景林联手,欲以打倒张作霖,却因郭松龄的败死,使得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卷入旋涡。他为遐免发生内战,通电下野,悄然赴俄去了。
1926年,冯玉祥留俄三个月后,8月,他从俄国回国,到达五原(今内蒙包头),当即发出一个要献身革命的有名的″五原誓师″。大家一致推举他为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第一军有三师,分别由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当师长。全军共有十七八万人,为北方除奉军外最大的一支武力。1927年,出兵潼关,奠定了河南全局,甘肃主席由刘郁芬充任、陕西由宋哲元代理主席、诃南主席由鹿钟麟任之。这时,杨虎城、韩复渠、石友三、孙仲连、朱培德、陈调元、孙良诚、方振武,都是笫一军的旅、团长,师长就是上述担任主席的刘、宋、鹿三人。这就是后来的西北军班底。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期北伐,冯玉祥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自兼中路总司令,与北伐军总司令唐生智会师郑州,取得第二次兰封战役胜利。1929年10月10日,冯部将领宋哲元、刘郁芬、孙良诚三人通电反蒋,由阎锡山、冯玉祥为总副司令,爆发了″中原战争″。后来由阎饧山主张以政治手段解决时局,令冯的西北军各部马上停战,冯军反蒋战争,终因阎饧山的反戈,终告失败。
后来,冯玉祥的北伐军取得成功,他的西北军已成为当时之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功。由于遭到国民党部队与日军的夾击,抗日同盟军归于失败,冯玉祥被迫离开部队,隐居泰山。抗战胜利之后,他被国民党政府解除军籍,遂远走美国。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一行八人,搭乘苏联轮船″胜利号″离开了纽约,8月31日,″胜利号″横渡黑海时,由于船上发生火灾,冯玉祥死于火焰中,一代爱国将军就此离开人寰。中共对冯将军的评价很高,所以,冯夫人李德全回国后,在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担任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