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的书店日常手记丨在细雨中呼唤


外面细雨蒙蒙,雨滴撞在遮雨棚上发出的“咚咚”声和店里的音乐相处的十分融洽,偶尔有三两人打着伞慢慢从门前步行经过,一群在附近工作的青年们进店转了一圈然后说笑离开,一对情侣买走了店里唯一一套《断舍离》……
下雨天天生适合逛书店的天气,如果你的城市有一家独立书店就在雨天去看看它吧~
手记三十六:痕迹
越来越多的线上读者,因为想要我们手写的卡片和附赠的小袋粮食而来买书。多少让人感到情绪的复杂,但总有可以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毕竟一种温暖的传递总归是好的。
读者阿九的26岁生日,选择来我们书店买二手书作为生日礼物。她和男友一起骑车来的,青年人的情感浓烈而真挚,才会想到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日。让我不禁感慨,这在十年前也是我能做出的事情。
阿九买了三毛,鲁迅,溥仪,茨威格,王朔的书,结账的时候,我跟她说她的朋友下午来给她买了两本书,说出口时意识到剧透了,赶紧住口,还好没有把书名说出来。
阿九在书店的留言墙留下了自己的生日祝福,书店能够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留下痕迹,大概是它存在的另一种意义吧。

高桑代为记录
2020.11.5
手记三十七:教
两天下来店里较为惨淡,书店群里哀声一片,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又不甘心。
前几天和我们说喜马拉雅导致许多人不看书的大叔又来了,他对我说,我应该去告诉来店的人读书的好处,和喜马拉雅比好在哪里。我没有告诉他,也没有打算告诉其他任何人。他在书店转了一圈,便很快离去。
我想起上午,我们的会员夏橙姐姐上午10点来店,带给我们牛肉饼,她的小儿子也在十点半上完补习班后准时出现,两个人安静地在那里阅读了一整个上午。期间,有母子三人进来,用吃过面包的手胡乱翻书,大声喧哗。遇到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去告诉他们读书有什么用处的。

2020.11.7
手记三十八:有彩虹的日子
又在收拾整理空间了,我们反复琢磨八十平米的书店,让它到舒适的状态。阳光穿过印花玻璃,变成彩虹落到了地上。
下午开始,陆续有人入门,先是温柔大方的姑娘,进门说“终于找到了!”,然后是夏橙姐姐二人,晚饭时,她们分别礼貌地道别,两个从小红书得知书店的女生进来仔细选书,得闲时聊上几句,是令人感到惊喜的相遇。
送别她们,最后在店里的一对男女是邯郸学院的大四学生。女学生说,是被收书公示感动到了,一定要来看一看。
我想,过年后找一份兼职写作,也要把书店养活下去。


2020.11.8
手记三十九:意外
昨天店休上门去一位老人家收书,一个颇有性格的老人,在楼下接到我们的时候,反复提醒我,家里几乎转不开身,只能一个人上去,恐怕会接待不周,不要笑话他。进到屋里,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老人70多平的房子,满满当当都是书,门后,客厅,阳台,卧室床底下,凡能占的地方都是书。于是高桑写了一篇关于他的故事:在邯郸,一位老人和他的四千多本藏书
店休来访未果的女生,今天又来了。确是一位爱书之人,仔细看过了每一排的书架。她说邯郸能有这样一家独立书店,让她很开心,所以翘班也要专门来一趟。她买走了译者签名版《莎乐美》,《麦田守望者》和《稻草人手记》。
接近中午的时候,一位女孩手捧一束向日葵进到店里,说要送给奈。后来知晓,她也是北漂回到邯郸的,得知我们也是从北京回来开书店的,很想结识。有时候命运的连接只是因为我们曾经去过同一个远方。
后来,两个女孩骑着电动车来店,买走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借阅了一本江户乱步川的推理小说。
收到了第二份礼物,是绘本馆两个女店长去深圳学习特意带回的纸灯,暖暖的光,店里多了一份来自她们的温柔。
一位恰好在附近路过的女子,意外地发现了我们书店。一口气买走了一大摞旧书。
我们的生命就是一场意外,我们的存在因为意外,才满怀生命的雀跃。


2020.11.10
手记四十:残酷的和酷的
今日是双十一,零点我们的礼盒秒杀结束不久后,我就入睡了,大概是多年以来第一次没有关注这个电商狂欢节。后来我得知,许多独立书店的店长选择闭店一天来抵制电商的不友好竞争,一个店主直接在原价基础上加11元。在我看来,他们很酷。
果不其然,电商的狂欢就是实体店的冰点,来店的人也有,不过消费的屈指可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高中生,一个女生留着寸头,在门口抽了支烟走进来,到旧书区浏览一番后,问高桑她家里有一些书是否回收。高桑加了微信,望她拍照来做确认。
想想我年少时,从未进独立书店,从未抽烟,也从未留寸头。她是个酷女孩儿。
上次来店的两个姑娘发来在树林里的帆布包,好看。

2020.11.11
手记四十一:六七事
来店路上接到电话,有人在店门口等待,说是晨跑路过,对书店好奇不已。五六分钟后,我们到店接待,是居住在隔壁小区里的中年夫妇,他们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开一家这样的书店,高桑沉默了一下,表示说来话长。小叙一番后,二人连连说不错,随后离去。
高桑陆续收到几位外地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说在收拾家里的东西,有一些旧书可以寄到小店。开始有点期待它们的到来,像是领养到了小生命。
下午,听到了亲爱的微微姐和婴儿母女平安的消息,有些激动。
一整天下来,有几个女生先后进店浏览,虽然没有攀谈,但大概都是来自小红书或豆瓣吧。
夏橙姐姐特意带她喜欢吃的糖葫芦到店,山楂果微酸,糖浆恰到好处,引来高桑的嫉妒,姐怎么对你这么好。
临走时发现门口的桌子上少了一本《白鹿原》,以为被盗,查看了支付宝,多了5元钱。其实,只有白色收纳盒里的书才售5元一本……

2020.11.13
手记四十二:为一场短暂聚会
今日雾霾,豆瓣被禁言一天。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是在拿自己的一些东西,和这个世界做着交换。或者是自己的健康,或者是自己的诚实,唯一不被人稀罕的大概就是你的声音。
下午,新京报书评周刊前同事的出现,仿若旧日时光的重现。ta们还是ta们,过去的声音再度交差混响,最重要的是你的声音被听见,我们躲进这间80平米的书店叙往事,聊现在。好像是一场梦,梦里我开这么一家书店,是为了这次短暂的聚会。
高三男生带着一个年纪相仿的人来买朋友圈里发的《社会改造原理》,我询问后得知是他哥。走到门口,他们又自助付款买走一本关于蒋介石的5元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相约进店买一本想阅读的书,大概会成为他们日后少年回忆里还算不错的场景。

2020.11.14
手记四十三:书店,树洞
谢大哥第三次来访。昨晚他在微信上发来总理给三联书店回的信,称赞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谢大哥以此类比说我们书店是邯郸的精神地标。
我们不想做一个扛旗者,只想救赎。开书店首先是在拯救自己,然后勉强才可能拯救他人。
傍晚,一个大一学生买了三毛的书,结账时,问她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她的情绪有些激动,我们前往阅读区低声长谈,于是有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藏在这里。第二次来书店的中年人,点了一壶茶,对谈甚欢,替我们忧虑书店的未来。期间又有一位二次来店者询问书店是否可以租用空间,她说,希望她公司的员工可以在这种氛围下做一场交流会。
晚上两位邯郸学院的大学生寻迹而来,分别买走鲁迅,海涅和四只猫书压,临走时我们互道晚安,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在某一刻我发现,店里的碗莲已经从发芽期进入了长叶子的阶段。


202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