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讨好型人格患者的自白
或许最近过于疲惫,缺少写一些矫揉造作的文字的灵感。每天上课,看书,还要日行万步,一天就能走完之前五天的运动步数。累的每天躺在床上就觉得眼睛发酸只想赶紧睡觉。
然而最近几天确实有一些些的不开心。为什么呢
是因为和室友关系尴尬吗?
是因为写论文写不出来吗?
是因为某人有时冷落你吗?
可能是,但也可能不是
哲学家常常会经常思考人的本质,在睡不着的时候我也经常会进行一些自我剖析,会辗转反侧的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我认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自我评价,一部分是他人认可,一部分是社会对你的认可。然而具体到个人,三个部分的构成却又不尽相同。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认可的一个人。
从小到大,我似乎一直都是平平无奇的人。
小学时的我,不是很爱讲话,总是傻乎乎跟在好朋友后面,她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她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她喜欢什么明星,我也觉得自己也喜欢
后来,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初中。为了跟班里好朋友拉近关系,每天绕远路回家只为了多和她能说几句话,她看谁不顺眼,那个人也是我的眼中钉,谁欺负她,我便也不会让她好过,却不知常常好心办坏事,实际上我眼里所谓的“欺负”只是青春期男女交往一种正常的表现,而我却缺心眼地觉得这些男生真的很可恶,天天做这么无聊的事。事情的后续十分狗血,我似乎就是言情小说里的恶毒女配,而她就是十年长跑校园爱情的女主角。然而在我的剧本里我却是一个付出真心却没有得到同样真诚相待的人。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这种行为也逐渐成为固定模式,为了让周围好朋友开心,我总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久而久之也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会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
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小戴,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我对你好,竟然会换来更好的回报,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替别人着想,而他人却觉得理所当然的相处模式,直到遇见她我才发现,原来也可以不这样。
这样的人格映射到两性关系中,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是一个恋爱经验接近于空白的人,周围有一些好友也会陆续传授一些恋爱经验。无非都是要作一点,你作一点对方会为你付出多一点,这样感情才会比较好。
然而于我而言,我遇到喜欢的人却是恨不能把心掏给他的,每天都想和他说很多很多话,对方不开心就赶紧检讨自己哪里有错,赶紧改,他不来找你,对你冷淡就会觉得心慌慌,会觉得自己随时会被抛弃,消息回慢一点就是不喜欢你了
这样故事的结尾,也可想而知
有时候认真的人反而输的更惨,从未付出过真心的人,游戏人间的人反而在各种男子之间游刃有余
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我
会讲很多段子,对人热情又真诚,逗得周围人都哈哈大笑。
然而太阳落下,夜深人静时,那种沮丧无力的感觉却又将我淹没
总是讨好他人所带来的副作用就在这样一个个安静的夜晚被无限的放大,宛如一条皮筋被拉的老长,在某一天啪的一下松手,将你弹得老远
我既渴望有人接近自己,又害怕接近你的人是因为你看起来很快乐,
我仿佛穿着一袭华美的袍子却紧紧地捂住里面的虱子
我常常想,这个世界,是否会因为我的消失,而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我想应该是不会,阳光依旧明亮,地球依然运转我存在过的痕迹微不足道,仿佛一弹指就能抹去
有时候我会幻想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将自己藏起来,不用和人讲话,不用带通讯工具,不用去考虑他人的想法,只要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便可
可以晒晒太阳,也可以只是发呆。
好了,抱怨的话说完,操蛋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不然为什么会说
真正的勇敢是在看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逃避只能短暂的安宁,却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这样周而复始迎接下一个日出日落,周而复始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