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已来 看启英泰伦如何用“芯”抢占行业制高点?
“智能+”时代已来 看启英泰伦如何用“芯”抢占行业制高点?
原创 闫闫子 九分财经 10月22日


出品|九分财经撰稿| 闫闫子
编辑 | 小新

“‘互联网+’渐行渐远,‘智能+’已然来临”,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迄今为止较快落地的应用之一,语音识别也成为人们最常接触的“智能+”场景,连牙牙学语的婴儿都会呼叫“天猫精灵”,毕竟,通过语音人与设备可实现无缝对接。 行业需求大爆发的到来,也催生各类智能语音相关的企业诞生。 在此过程中,谷歌、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多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基金疯狂涌入人工智能行业,大力推动了各初创算法(方案)公司在多个应用领域商业化落地,AI智能语音芯片行业迎来“竞跑”。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跑出速度并抢占行业制高点?业内人士也分析,除了把握好时代机遇之外,解决当前语音识别领域的痛点、铸就技术壁垒才是关键。 成立于2015年的启英泰伦便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及提供配套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其创始人何云鹏先生表示,“要以离线语音为起点,为语音行业做出自己的成绩。”
启英泰伦董事长何云鹏
图片来源:网络

先发制人从“语音”接入智能应用场景为何选择智能语音作为切口,用其创始人何云鹏先生的话来说,“语音可作为所有设备的入口,方便快捷,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机会。”于是,启英泰伦先发制人进入赛道,起步早、技术积累深厚、客户基础稳固、应用方案通过了大批量量产的考验、产品落地更快,这些都成为该公司领先同行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何云鹏先生也关注国际国内动态对智能语音芯片行业的影响,在他看来,随着美国断供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相关行业会出现较大的困难,但“危”与“机”并存,“现在,国家各个层面都在重视和正视半导体行业遇到的问题,不仅从资金上不断加大投入,还从深层次的政策和体制上不断深化,让我们看到了危中有机,也更加坚信中国半导体行业黄金发展期正在到来,也更加坚定了在智能语音行业的发展方向。” 今年6月,重庆市商务委与四川省商务厅签署协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上日程,作为成都的高新企业,启英泰伦再次迎来企业发展红利,“希望本地资本能加大对新型高科技行业的研究,关注本地高科技企业发展。”何云鹏说。

就在今年3月,启英泰伦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这距离去年11月完成一轮数千万元的融资仅半年,且还是在疫情爆发后的这一特殊时期。 显然,先发制人的启英泰伦已经在智能语音芯片赛道种跑出了一定“加速度”。
对症下药
芯片和算法双管齐下筑牢行业壁垒

接下来,启英泰伦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抢占行业制高点。 纵观智能+语音行业,在人机对话的语音交互中,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任务执行等都是在云端进行。而在终端侧,语音芯片的作用是对智能语音设备拾取的多通道声音进行处理并传输到云端,并将反馈结果以语音的形式输出。如果说云端是智能语音设备的大脑,那么语音芯片就是连接人与“云脑”的桥梁。
启英泰伦智能语音芯片
图片来源:网络
但就现状来说,“桥梁”的状态不太稳定。何云鹏分析,当前语音识别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难题。比如多语种混合(包括普通话和方言)识别、成本和性能的极致平衡、语音应用的碎片化带来的开发困难等,“特别是语音应用碎片化,导致落地时所需要的研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无形中遏制了语音识别产品的快速发展,这个是语音识别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何云鹏说。 而基于此,启英泰伦也对症下药,把难点当作机遇。记者也了解到,针对行业痛点,启英泰伦研发了离线自学习技术,让机器自己学习方言,解决方言识别难的问题;同时,开发了语音AI平台,实现快速定制化语音开发。 而这也是启英泰伦在行业竞跑过程中的优势所在,“启英泰伦最大的优势是芯片和算法双管齐下,可形成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以高效便捷的语音开发平台,提供面向碎片化离线语音产品的开发,能更好的适应市场。”何云鹏说。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启英泰伦的语音识别芯片实现单月订单量突破50万片。这无论是对启英泰伦,还是对语音识别芯片行业,都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也是一个更高的新起点。 相信随着智能语音产品的发展,在市场不断检验下,启英泰伦抢占行业制高点之路也将得到时间验证。
END
本文系九分财经原创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投稿、约稿、商务合作
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