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和林洙
梁思成一生的两个女人,林徽因和林洙。
人人只知林徽因而不知林洙。《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中,对林洙身后成果给予了一定肯定,也许是出自于平凡女子对另一个平凡女子的同情吧。然而历史的长河虽然会洗刷掉很多细节,却也更加强调了一些事情,围绕他人的女子,做的再好也只是被人遗忘的结局。原本我以为只是我们对文学和历史不太了解,想不到林洙这个名字在输入法中都不能完整打出,不知是不是一种可悲呢?
我不想对两位女性的各方面条件进行比较,家庭出身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只有人生的道路可以由自己把握。林徽因的诗、事业出自于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与任何人无关,对梁思成的感情和付出一点也不亚于其他女子,甚至有人指责梁思成,林徽因病死他是“罪魁祸首”。而林洙,也许我这样评价一位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很缺德,但是,她没有能力和才情去支持自己的事业,只能依托着梁思成,梁思成在时依托他,梁思成去世了,也是依托他,为他的书籍出版而四处奔波,导致自己晚年清苦,无私奉献倒是不假,可是让人看着实在是凄凉。
中国社会的思想不知还需要多少个世纪才能真正扭转男女性别的偏见,即便是梁思成,真心爱着林徽因,时常也会害怕自己跟不上她的思维而疲惫。为什么在意这么多,林徽因不会因为跟不跟得上改变她的爱和选择,梁娶了林洙后,生活似乎轻松了许多,不需要再去追赶,用另一个陪衬来衬托自己。女子难道生来就要做陪衬才好吗?不是要去指责谁,只是这种思想根深到所有思想开放的人都很难意识到。
当然人生想要怎么过下去都是自己的选择,也许林洙回顾一生,感到自己充实而又幸福。可是有的事情做不了假,接受采访时没有一件像样得体的衣服,打点滴棉球不想被摄影看见,握在手心,那一刻是多么的委屈、局促、尴尬。这些文字看看都心疼得紧,那个时刻真的会感到自己长久付出都成了浮萍。
也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林徽因那样的女子,只是希望女子多多爱自己一些,在自己得体、安逸、平静的前提下再去奉献。不要让自己的一切努力最后成了一场空。我们在别人的人生中无法成为主角,但是至少自己的人生要是围绕自己来度过,人就只有这一辈子,谁会想要永远做一个配角,没人值得自己去放弃追求自我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