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画迹合集,值得收藏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后世评价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升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催生了像米芾、张择端等一代大师。
下面,一起来看看宋徽宗赵佶的画迹合集吧!
01
题画真迹
辽宁省博物馆藏《瑞鹤图》
▼


宋徽宗在位时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故宫博物院藏《芙蓉锦鸡图》
▼


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教育家
宋徽宗即位后完备画院的体制
制定各项制度,广纳绘画人才
徽宗时代画家享受较高的待遇
后人将徽宗主持的皇家画院
称为“宣和画院”
故宫博物院藏《雪江归棹图》
▼


故宫博物院藏《祥龙石图》
▼


故宫博物院藏《听琴图》
▼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摹张萱捣练图》
▼


辽宁省博物馆藏《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腊梅山禽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会图》
▼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五色鹦鹉图》
▼


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
▼


私人收藏《写生珍禽图》
▼


故宫博物院藏《枇杷山鸟图》
▼


02
争议传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独鹤图》
▼

上海博物馆藏《柳鸦芦雁图》
▼


故宫博物院藏《梅花绣眼图》
▼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桃鸠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溪山秋色图》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竹禽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池塘秋晚图》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仿周昉宫妓调琴图》
▼


03
伪本
私人收藏《戴胜图》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海棠白头图》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紫荔山禽图》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红荔山禽图》
▼

来源: 中华珍宝馆
请关注雷家林书画
雷家林主要文章:《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说唐代书法》、《说宋朝书法四家》、《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张旭与怀素的草书展示的唐朝浪漫精神》等

《芙蓉锦鸡图》的美学意义》
以前读宗白华的美学文献,记得他说中国古代的文献是探不完的宝藏(大意),确实如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遗迹往往又是美学阐解的对象,面对著名的《芙蓉锦鸡图》,必须发挥充分的联想来窥探其中的美学意义,最好我们不要把它看成一幅简单的花鸟画,而是一个王朝的征象为好,而且那首诗的意义同样不同寻常,如四句偈: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毛。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山鸡是未来的凤凰,而今有点将要浴火的意味,在霜风中傲然,第二句是特写主体形象,第三句写主体对象的风范与德性,后一句子似乎说此华丽的凤鸟还有点的闲适安逸,悠然于紧张而萧然的秋风中。
对于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宋来说,杯酒释兵权虽然加强的皇权的力量,但削弱了抵抗外敌的力量,辽金蒙个个是如鹰扬的强者,而宋朝仍然有点文质斌斌,好文艺而轻武事,是一个文化强盛的王朝又是一个柔弱无力的王朝,赵佶确实有艺文之才,在他当政时皇家画院是十分隆盛的,成果亦是后无来者,至少在花鸟画一门是前无古人的(仕女画在唐朝早已达到高峰)。比起后来的中西合壁的画师之画,如郎世宁的作品,此花鸟图的形象还算不上有立体感觉的,虽然在中国绘画一门中此幅作品算得上写实的作品。但那只是形骸,而图中的神韵与主旨却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宋朝承唐朝艺文的余波,更为深入的发展,许多杰出的作品涌现出来,但《芙蓉锦鸡图》可以代表宋代花鸟画之高峰,不仅有艺术的意义,恐怕还有历史文化美学的意义。锦鸡是华丽的禽类,如果加一番火浴,那就是凤凰,但凤凰属于阴柔的文禽,正是宋王朝的写照,而外面的少数民族更象有霸气的鹰,有点阳刚味,把此文禽呑没。这就是两宋王朝的命运,似乎从此图中揭示出来。
凤凰涅槃确实是一个美艳的故事,从后周获取政权,一个山鸡化为凤凰,栖于梧桐,食于竹实,南山为福地,朱雀是其身与号,把汉唐文明修炼到一个炉火纯青的高度。宋灭亡的是一个形骸,而它的精华,文化的沉淀,则是散发四方,同样沉淀在留守中原士人的心灵之中。
赵佶作品有某种象征意义是无意的,不知不觉的,而且作为古人,并无现代的哲理思想,只是做到,被现代人重新的解读。爱好汉唐文明文化的人们,梦回唐宋,从那些文化遗迹中寻找昔日的梦,获取心灵的欣然。(文:雷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