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普娃的心路历程
文|丽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成长之书” (growing-sky)
我常混的一个app上有一个圆桌讨论,问,在带孩子英文学习的这些年里,你觉得自己走了哪些弯路?
这一问就又打开了我的话匣子。
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朋友们知道,在带女儿英文启蒙和学习上,我走了两个弯路,
弯路一、
刚开始启蒙时,书里捧着两大有影响力的、过来人妈妈写的畅销书,书单详尽,手机里也搜了一些书单,网盘里也存了不少内容。按照书单的第一步也买了同样的一套书,女儿就是不听、不看,一度让我怀疑她是不是不喜欢英文,对她没有信心,我自己也很有挫败感。
其实,别人的书单是别人的,别人家孩子喜欢的,你家孩子不一定喜欢,要想让你家孩子有兴趣一定要从她喜欢的入手,这是多么朴素的道理!
弯路二
上学前就开始学自然拼读。女儿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把自然拼读的学习提上了日程,结果进展非常慢,慢到一课我要带她学好几天,但其实那套自然拼读的教材是按照每天最多15分钟的学习进度编写的。
不仅学习进度慢,因为那是我和女儿第一次要搞“正式学习”,所以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女儿那时幼儿园大班,已然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宝宝,她首先不愿意“搞学习”,其次,她更不愿意“妈妈搞学习”,所以为了能在平和的环境下把自然拼读搞下去,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既要安排好学习的进度,还要照顾好她的兴趣和感受。
半年以后,因为她没有上学前班,我要带她在家学拼音,又担心中文的拼音会跟英文的自然拼读混淆,我就把自然拼读停了。
没想到这样一停反而阴差阳错促成了一件好事。我再带她学自然拼读的时候她已经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再重新开始进展地出奇意料得快,效果也非常好,很快就学完了,她也很有成就感。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孩子真得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如果孩子学什么进度慢,效率低,或者比较抵触,那可能就是孩子目前不适合学这个的信号。不合适学那就先停一停,或许过段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这时家长着急坚持让孩子学下去或者搞下去,事倍功半都是小事,怕就怕影响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那就真是后悔晚矣了。
反正这几年,我是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越来越相信,我家这个小妞就是一个普通孩子,就是一个普娃。那种学前认识几千字、奥数刷完几本、文史艺术数理体育全面发展的牛娃一定不是她。而且,要求人家是牛娃,你给人家“牛”的基因了吗,老母亲、老父亲都是普通人一个,要求孩子“牛”起来,这真是太强人所难。
虽然这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产房听到那第一声哇哇哭,把小肉球抱在怀里,那种使命感的心情就好像接受了观音菩萨的杨柳枝一点,谁说我家不是天降麟儿,谁说我儿不是天赋异禀,我跟谁急!这种自豪感伴随着老父亲、老母亲多年,它是捱过为人父母最初辛苦那几年的动力,是眼睛眨都不眨给娃交几万课外班费的支撑,是这个全民育儿的时代全力以赴去学习鸡娃的精神胜利法。所以,从飘在云端到落在地上,接受自个家孩子是个普通孩子着实也得经过一段心路历程。
了解我的朋友,或者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从女儿四个月开始带她亲子阅读的,那种坚持劲儿,怎么说呢,就是,在生她之前,我还从没有这么“坚持”地干过啥事,我人生的很多“第一次”都是生了她以后干的。

但是,我这么几年如一日地带她亲子阅读,每天最短一个小时,最长无底线,她竟然一直对识字不敏感,一直到她上了一年级,我期待的那幕:小胖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我:“妈妈,这个字念什么?”都没有出现。
学前不认识也就算了,可是,一年级开了学了,她还是不敏感。所以,开学没几天,我就被老师微信留言了。
老师说让我带她在家识识字,不仅要会写字表,还得会识字表。
我装作很平静地回了老师信息,装作很平和地问了女儿具体细节,心里早就“炸开了花”。
那段心路历程,我写在了“没上学前班的孩子上了小学”里,但是,那篇文章其实写得很克制。
怎么办呢?女儿还怯生生地站在我旁边,她也知道被老师留言不是啥好事,而且,她在学校不识字是真的,她肉嘟嘟地小脸低着,都不敢看我。
怎么办呢?我心里继续炸,把自个关卧室里来回走了个七八九十趟,对着镜子练了个七八九十次微笑,最后带着假笑出来了!自个儿生的自个兜着吧,不然怎么办呢!于是,痛定思痛,我开始带着她从语文课的第一课开始,一课一课地识字、复习。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对自己灵魂发问:这天天带着读书、天天带着读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呢?发问完就怀疑自己,最后以沉到谷底无比怀疑自己的挫败感结束。
就这样搞了一个学期。我之前说她自然拼读是一年级下学期搞的,是啊,上学期忙着识字了,当然没空搞自然拼读。
好在,她下学期就不用我了,按照那个“孩子什么时间学什么”的逻辑,她一年级下学期就开窍了,然后语文成绩就一路飙升,二年级就拿着班里最高分的考卷回来了。
还有她的中文阅读。我有随时记录她生活的习惯,翻到了去年6月记录的下面这篇。一年级时她的同学已经竞相在传米小圈看了,但是她让我买回来,却不想看,犯怵得很。

第二年,二年级暑假前,她自己又从书架找来《米小圈》看,之后《白蛇传》、《三色猫探案》、《梦幻女巫》、《偷莎士比亚的贼》、《被偷走的孩子》等就一发不可收拾,不到三个月看完了这些。

再有就是写字。我女儿一直没有上写字班,三年级老师按照字写的好看程度让孩子们从铅笔换到钢笔,她是第二波让换的。我曾经和她商量要不要和同学一样去上个写字班,练一练字,她明确跟我表示不上,她说,她可以向别的同学学习自己慢慢练,而且会认真写。我很无奈地忍住了押着她去练字的念头。

今年上半年疫情在家,我看她写字的时候也多了一些。她的确是很认真在写,但是依旧让人看着别别扭扭,不好看。下半年开学,我明显感觉她的字看得顺眼了,果不其然,前两天,女儿放学回家,喜滋滋地跟我说,语文老师夸她的字漂亮。我心里想,这傻丫头,写字终于也开始上道儿了。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说:“儿童的学习有自身的规律,任何强迫儿童学习的企图都是错误的。” 嗯,在我女儿身上,我很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我自己本身的性子其实比较急,但经常是急着急着在孩子身上就没了脾气。比如,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她要参加的一个比赛取消了,我接到通知信息在家里大呼小叫的,人家却平静地该看书看书,该洗漱洗漱。我问她,“你这么盼着比赛,取消了不着急吗?” 她看着书抬头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说,“着急有用吗?我着急能让比赛按时举行吗?!”
好吧,人家都说孩子是来让父母修炼的。我尊重您的“规律”,我继续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