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近130万到存款10万告诉我:钱是人生活的底气!
昨天在社区看到一个帖子,文中描述的作为一个低层人士的无奈和酸楚,让感同身受的我在半夜时分泪流满面,不仅是因为和帖子主人公相似的经历,更为前三十年的自己后悔万分。
我在之前说过几次2019年家逢巨变,却一直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因为不想把自己的伤疤撕开给别人看,然后博取同情的目光。现在我倒是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事,不仅是现在已经看淡一切有了新的开始,还因为想让自己以及认识我的朋友引以为戒,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从我2017年背负了接近130万元负债到现在存款10万+,用了3年时间。其中的心惊肉跳、担惊受怕、愤恨内疚、心疼无奈等种种心情,也都在2019年6月之后逐渐平和淡然,毕竟,生活已经有了新的开始。
先说说我的经历吧:
一、1993年-1997年,留守儿童的幼年。
我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在1993我五岁妹妹三岁时被父母留给农村爷爷奶奶外出躲避计划生育加打工。
到现在我都记得,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发现父母不在,我光着脚丫子随着村里人指引追了几里的山路,哪怕双脚鲜血淋漓都没能追回他们,从那时我就知道,自己没有爸爸妈妈了。
再后来, 我和懵懂的妹妹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在那个贫穷的农村开始了四年的留守生活。

到底有多穷呢?
那是90年代贫困县里的贫困村,是那种平时白面黄面黑面掺着吃,还得时不时到外面挖点野菜、到邻居家借一碗面才能活下去的那种穷。
穷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人心。
没有父母庇佑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是受所有孩子歧视和欺负的存在,为了保护自己和妹妹我浑身是刺到处打架惹事生非,加之脾气硬不会撒娇逗长辈开心,那几年我是在挨打中长大的。
终于,1997 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年,我和妹妹也迎来了父母的回归,全然陌生的他们把我和妹妹接到了外地一起生活。
二、1997年-2003年,颠沛流离的少年生活。
和父母团聚后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好过。
没有学历也不想打工的父母一直在做生意,他们铸过锅(就是把铝制品烧化然后倒入模子里制成各种锅具)、开过馒头坊、开过酱醋厂,直到2000年回到老家。而在那三年时间里,我们搬过六次家。
2000 年我们回到老家与人合伙做酱醋厂,因识人不清最终拆伙,对方扔下一堆债后逃之夭夭,留下老实的父母承担下一切。 然后我们就经历了三年的窘迫生活。
有多窘迫呢?
窘迫到我们只能租得起废弃的、半面墙裂着一指宽大缝的那种老房子,窘迫到老妈被债主堵在被窝里指着鼻子骂到哭,窘迫到交不起我和妹妹两三百的学费,窘迫到妹妹因为太馋一毛钱一包的冰疙瘩偷了五毛钱被哭着的老妈打得尿裤子。
好歹磕磕绊绊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好起来了,一直到2003年在现在定居的一个村子里买了宅基地建了房子,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家。
所以有时候说,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我对房子的那种执着和小时候的经历有着莫大关系,实在是怕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
三、2014年-2018年,灾难来临前的暴风雨。
2003年-2014年,我和妹妹在安稳的生活中顺利的上学、毕业、工作,谁知在我们刚进入社会父母逐渐年迈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又有了一次波澜。

2014年,因为传统工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利润越来越小,眼见要被市场所淘汰。老爸想转行,就在别人的鼓动下想把家里的三所宅基地改建成一座酒店。
当时已经有信贷经验的我很明白,投资上百万在一个人流量严重受限的农村做酒店、加上没有餐饮行业经验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极力的劝阻,但是被朋友蒙蔽鼓劲的人你怎么说都不会听。
其实当时我给父母的建议是把家里的房子卖掉,他们大概能留下五六十万的存款,然后拿出二十万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再花三五万开个小面馆,留下的钱用来养老。 以后也方便在县城生活的妹妹和在市里工作的我照顾他们,但是无奈老爸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怎么都拉不回来。
和家里大吵一架的一个月后我从老妈那里知道,老爸已经从银行贷了款盖起了房子,加之和妹妹的婆家商量好一起做,对方也投资了几十万。于是在没有充足流动资金,背负债务的情况下,他们背水一战似的开店营业了。
哪想2014年中旬开业半年后,因为国家形式的变化造成餐饮行业进入寒冬,继而造成酒店开始处于保本甚至亏损状态。 有心想改变却因为担心贷款无法正常续贷,不得咬牙坚持着。
于是,我们家里灾难性的时刻来了。
四、2017年-2019年,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2017年,因为大龄被催婚以及对房子的执着,且对家里详细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买了一大一小两套房子。
当时我手里没有任何积蓄,房子是纯负债买的,房款加上各种费用以及后期的装修等,总负债大约在80万元左右。
但两个月后,老妈给我打电话哭诉时我这才知道:这几年家里生意一直在以贷养贷,每年挣的钱几乎全用来还利息了,现在实在撑不下去了。
看着老爸老妈沧桑愁苦的面容我明白:如果不帮他们一把,家里可能就跌在坑里没办法出来了。我在算了一笔账之后打算以自己的名义办低利息的贷款与信用卡套现把他们的债给还了,这样每年省下七八万可以用来还贷款的本金,也有希望慢慢把这些贷款给还完,于是在2017年六七月前后给了老爸五十万。

这个金额加上我自己的负债足有130万元!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老爸看上保健行业又赔了不少,当时每月给我还贷款的钱已经渐渐不能按时打过来了。2018年十月我平地接雷:家里没钱还我名下的贷款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陷入了地狱的深渊,心焦气燥神情恍惚,常常失眠半夜惊醒,工作生活完全成了一团糟。从事信贷工作的我深刻明白这件事不解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自己丢了工作没了收入以后生活会怎样先不说,妹妹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年迈后我和妹妹很可能没有能力去照顾他们。
因此,在2018年10月底我和房产中介联系准备卖房子还债,挂了电话之后我坐在地上哭了一个多小时泪都擦不干。
气吗?恨吗?
当然气!当然恨!
凭什么这些都让我来承担!
但眼泪擦干后你还得咬着牙挺着,作为家中长女,妹妹带娃没收入,我不帮忙父母还能指望谁?
五、2019年6月,我人生有了新的开始!
一直到2019年5月我才将两套房子处理完,一共卖了109万元全部用来还债,前前后后我差不多给还了将近四十万,就这还剩下十几万没还完。父母对我愧疚万分,说剩下的这些钱他们自己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因为多年的月光习惯,我没有积蓄又没了房子,没有任何的能力来帮助家里渡过难关不说,我连未来该怎么走都满心迷茫。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2019年6月我在随手记里逛论坛时,发现不少人月度盘时能够点清晰明了的展现着自己的财务状况,心动之下跟着学习,然后就此改变了我的生活。

现在,对于前三十年的种种,我盘点反思并引以为戒:
1.做生意不要对不了解的行业随便下手,在筹备时切忌负债开店,一定要留下足够的流动资金,否则很可能就如同我父母一样陷入循环贷中进入死循环。
2.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用贷款、出借信用卡方式来帮助别人,很可能没帮助成功还被拉入泥潭出不来,当你自顾不暇的时候又怎有伸手的能力?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信用卡外借有这么痛的觉悟,连自己的父母都可能坑你的时候,你还能信谁?
3.上年纪的人做生意理财尽量以稳定为主吧,别冒太大的风险了。 年轻时冒风险还有翻盘的资本,年龄大了很可能毁了一生的积蓄还连累家人。
4.有句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以前的贫困生活让我面对以后人生可能的苦难时的勇气,也算是人生的一场经历一笔财富了。
5.年过三十终于尝到了月光的苦果,加之历经变故后,反而敲醒了以前得过且过的我,也让我明白必须要进行改变,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且只要我们去努力,永远不算晚。毕竟,曾经严重月光的我经过九个月都能存下十万+,相信你也可以!
6.一定要记账、记账、记账,多盘点多反思,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别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俗话说理财就是理生活真不是假话。
六、淡然面对新生活:
在随手记将近一年的生活中,随着生活逐渐进入正轨,我反而看淡了以前的种种。
现在家里酒店盘出去了,收点房租还贷款,老爸老妈也打算出去打工挣钱用来还债(不仅是我的,还有别人的)。他们已经年过五十接近六十,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真的不容易,而且眼看着年迈的他们出去打工我的心里也是心酸又心疼,却也无能为力。
或许有人说你用存的十几万替他们还债不就行了?
但一方面父母对我充满愧疚,给他们也不会同意,执意要自己挣钱还债;另一方面,今年我有买房子的想法,还准备结婚,总得给自己攒点嫁妆。我自认已经付出了很多,总得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总不能把自己以后的人生都搭进去,否则以后受苦受难的必定不是我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了才有孝顺父母的能力。
实话说我对父母能够给我偿还剩下的负债信心不是很大,也做好了以后可能需要我偿还剩下负债的心理准备,所以现在我一直在积蓄力量、增加自己挣钱存钱的能力和以后要照顾赡养他们的能力,变成一个有足够实力可以淡然面对未来的人。
所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中年人的世界离不了钱,那是因为钱是支撑整个家庭的支柱、是能够让人从容面对生活的底气,否则面对突然袭来的苦难时只能狼狈万分避无可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警醒,遇到类似的坑能避还是避一下吧。
文章来源于随手记社区,作者: 财迷粥粥猫
-
竹青小妖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0 1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