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秋季广州艺博会推荐 | 刘晓俊

刘晓俊,1964年出生于湖南怀化,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王金石、杨国平、李昀蹊老师。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湖湘书画院特聘画家、怀化市国画院副院长、辰溪县美协主席。
国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并获奖,2017年11月25日在长沙画院举办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韵辰阳”刘晓俊个人水墨画展。
水墨交错下的悠悠古城
——走进刘晓俊纸上的古城一隅
刘晓俊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古城——辰溪,辰溪由辰阳古城沿革而来,又名石头城,建郡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有“当川鄂之通衢、扼云贵之锁钥”之说,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常常云游此地。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着刘晓俊一步步成长,如今,他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热爱诉诸于纸上,以独特的水墨符号描绘有关故乡的一城一墙、一花一草。
刘晓俊在辰溪度过了恬静快乐、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静驻在故乡热土的封火墙、窨子屋、吊脚楼、古街小巷、青石板等让刘晓俊魂牵梦绕,他将时光凝练成艺术灵感,于记忆深处,在水墨交错间,以水墨凝固住似水的年华……
在虚实相生、浓淡相间中,刘晓俊的笔下缓缓流淌出一幅幅恬静疏朗、古朴典雅、温敦淡逸的画作。他将写意性笔墨巧妙运用到造型构图上,让整体画面既有气韵之势又有写意之美。而灵动线条的律动,愈加凸显出古城一隅的历史韵味,让笔墨之美与精神之美相融于纸面。
观刘晓俊笔下的古城,总是引人无限遐想,幽幽庭院、古巷老街、桥下流水、朦胧烟雨等场景的呈现,让人感觉仿佛这座千年古城正缓缓走来。幽深的意境、恬静的氛围让人在方寸水墨间亦能寻得一方心灵憩所。
名家点评
水墨创造与湘西情怀
——刘晓俊水墨绘画的艺术特征(节选)
文 |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研究所所长)
如何用水墨语言表现辰溪风貌和辰阳古城文化记忆,刘晓俊进行辛勤创作和大胆的试验。他用中国画中虚实相生原理,充分发挥墨之自然渗透散发的特性,使画面黑白相间、形象气韵生动,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表现湘西历史文化记忆的水墨符号语言,获得画界较高评价。特别是对辰溪电网线路的描绘,形成刘晓俊水墨画艺术语言与形式的重要特征。
折叠的故乡
——刘晓俊新作的艺术追求(节选)
文 | 邓宏顺(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所有人的故乡都小得能装进自己的心里,也都大得海阔天空。晓俊笔下的故乡,小到是一个扇面,也大得让人看不见尽途!于是,故乡在他的笔下总是被多次精巧的折叠,画幅不大,内涵却极其丰富!
2020·9·5于怀化
别有用心的线
——读刘晓俊画作有感(节选)
文 | 刘家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博士)
笔墨的表现则不需花太多词藻叙述,各种各样的点、皴、线、染在这两类主题的作品中均有体现,尤其是对线的掌控和使用是超出传统范畴成为点睛之笔的,具体的分析在下文中会一一道来。反观画面中思和景的描绘大致是刘晓俊先生作品极易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小镇景象以及小城周边山间野趣的主题会使我们不假思索的联想到乡愁以及脑海中美好的家乡,带给观众的大多是积极正面的所感所思,使人心生愉悦。
2017年10月9日于清华大学
作品欣赏



